血色素(血紅蛋白)Hb - 血液常規檢測指標
血色素也就是血紅素,是血紅蛋白組成部分,現統稱為(wei) 血紅蛋白(Hemoglobin)。其中 紅細胞 的 90% 由血紅蛋白組成,紅細胞和血紅蛋白也同樣是判斷貧血的重要指標,但是兩(liang) 者還是有區別的。
紅細胞為(wei) 體(ti) 內(nei) 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數量減少會(hui) 引起貧血,血紅蛋白量則體(ti) 現運輸氧氣成分的濃度,數量減少也會(hui) 引起貧血。
血紅蛋白在日本體檢中的指標範圍:
男性:13.1 g/dl ~16.3 g/dl
女性:11.4 g/d l~14.6 g/dl
因為(wei) 雄激素能夠促進紅細胞生成,所以紅細胞的正常指標範圍有男女之別,血紅蛋白也有,上麵則是男女體(ti) 檢中血紅蛋白指標正常範圍。
為什麽血紅蛋白是判斷貧血的重要指標?
貧血其實並不是字麵意思上的血少,而是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數偏低,血液總量一般情況下是不會(hui) 少的。
血液中流動的物質占比血細胞比例最多的就是紅細胞,血紅蛋白又是紅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判斷貧血要通過紅細胞比容、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濃度三項檢測,隻是紅細胞受影響因素較多,因此血紅蛋白作為(wei) 主要依據。
血紅蛋白是判斷貧血的主要依據
血紅蛋白將氧氣運輸到人體(ti) 各處組織,如果血紅蛋白少了,它們(men) 的工作量就變大了,就會(hui) 出現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的症狀,嚴(yan) 重一點就會(hui) 造成慢性缺氧和器官受損。
但貧血程度不以臨(lin) 床表現為(wei) 判斷依據,還是以血紅蛋白濃度劃分,在確認是貧血的情況下,偏低但大於(yu) 9g/dl 為(wei) 輕度貧血,6g/dl ~ 9g/dl 為(wei) 中度貧血,3g/dl ~ 6g/dl 為(wei) 重度貧血,如果低於(yu) 3g/dL 則是極重度貧血。
什麽情況下血紅蛋白偏低?
(1)生理性偏低
生長發育期的兒(er) 童和妊娠期的婦女生理上會(hui) 比較需要鐵,以及老人的骨髓造血功能降低,會(hui) 導致血紅蛋白偏低。這種情況下可以在日常多吃一些含鐵量高的食物,比如豬肝、櫻桃、草莓、紅棗等。
(2)病理性偏低
首先,缺鐵性貧血,常見原因是日常生活飲食鐵攝入比較少,影響血紅蛋白的生產(chan) 。
其次,荷爾蒙失調也會(hui) 導致偏低,這是因為(wei) 甲狀腺機能降低,引起身體(ti) 新陳代謝率下降,人會(hui) 容易感到疲勞、昏昏欲睡。
再者,乙肝病毒對紅細胞的破壞有一定影響,因此在重型肝炎和較嚴(yan) 重的慢性乙肝時,紅細胞生成減少,導致血紅蛋白偏低。
另外,營養(yang) 不良或一些嚴(yan) 重的感染疾病也會(hui) 造成血紅蛋白偏低。
什麽情況下血紅蛋白偏高?
(1)生理性偏高
生活在高原地帶的人,因為(wei) 比較缺氧,所以血紅蛋白偏高。濃度會(hui) 隨著海拔的升高而升高,海拔每升高 1000 米,血紅蛋白濃度升高 4%。
另外,新生兒(er) 、代謝旺盛的年輕人血紅蛋白也會(hui) 偏高。
(2)相對性偏高
這是指在血漿中水分丟(diu) 失,血液濃縮的情況下,血紅蛋白的含量相對增多了。常見於(yu) 劇烈嘔吐、腹瀉、大量出汗後。
(3)病理性偏高
病理性升高常見於(yu) 一些腎髒疾病,比如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多囊腎、尿崩症、腎盂積水等。
在脫水情況下血紅蛋白含量會(hui) 相對增多
在有嚴(yan) 重的先天性及後天性心肺疾病,或者某些腫瘤(腎癌,肝細胞癌,子宮肌瘤等)的情況下,促紅細胞生成素增加會(hui) 引起血紅蛋白偏高。
如果體(ti) 檢發現血紅蛋白偏高,建議盡量少吃或不吃動物肝髒,少吃含油多的堅果,多吃蔬菜和水果,另外多喝水也有助於(yu) 稀釋血液。當然一定要及時就醫查明原因,再根據病情具體(ti) 治療。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