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疾病患者管理方法
呼吸器官疾病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氣管哮喘。有這類疾病的患者本身呼吸功能低下,手術中呼吸功能會(hui) 更加衰弱,很容易引起術後肺部並發症。以下幾點以COPD和哮喘患者為(wei) 中心,講述怎樣預防術後肺部並發症。
1. COPD、哮喘為什麽有風險?
COPD 是引起術後肺部並發症的一大風險因素,患者術後肺部並發症的發病率是18.2%。有統計顯示90%的COPD患者都有吸煙史,吸煙不僅(jin) 會(hui) 引起術後肺部並發症,也是術後感染、創口部位並發症、神經學並發症、進入ICU重症等各種並發症的風險因素。特別是有20年煙齡以上的病人,患上術後肺部並發症的風險大大上升。
有統計顯示90%的COPD患者都有吸煙史
另一方麵,如果哮喘一直在可控範圍的話,不一定會(hui) 成為(wei) 術後並發症的風險因素。根據相關(guan) 報告顯示,哮喘患者的術後肺部並發症的發生率是1.2%。護士必須在手術前問清患者的COPD既往史、是否吸煙、哮喘是否在可控範圍內(nei) 等問題。
2. 術前應該做些什麽?
首先是禁煙,目前推行的是禁煙8周以上。雖然有論文說禁煙未滿8周對人體(ti) 有害,但也有報告說即使禁煙未滿8周,但是越早禁煙患上術後肺部並發症的概率越低。雖然最好是禁煙8周以上,但即使未滿8周也應盡早禁煙。
患有呼吸器官疾病的患者術前要禁止吸煙
另一個(ge) 必做的是呼吸康複訓練。呼吸康複訓練是指通過全身運動來完成呼吸肌的放鬆,深呼吸的練習(xi) 、刺激性肺量測定法等一整套訓練的項目。
雖然有報告顯示隻要在術前進行呼吸康複訓練會(hui) 降低術後肺部並發症的發生率,但術前1-2周開始就有必要進行這項訓練,因此需要家屬和病人的相互配合。對於(yu) 手術前隻進行刺激性肺量測定這一做法,有讚成的也有反對的,目前還未達到可以完全推行的程度。
3. 術後應該做些什麽?
術後控製疼痛和早期下床最為(wei) 重要。雖說深呼吸和吐痰能預防肺擴張不全和肺炎,但是如果痛感很強的話無法自主進行深呼吸、咳痰。以進行腹部手術的COPD患者為(wei) 研究對象,有報告顯示硬膜外鎮痛可以降低術後肺部並發症的發病率,下床晚一天術後肺部並發症的發病率增加3倍,因此積極地控製疼痛並盡早下床非常重要。
術後控製疼痛和早期下床最為(wei) 重要
關(guan) 於(yu) 術後的刺激性肺量測定,雖然有在上腹部手術中可以降低術後肺部並發症發病率這一評論,但國家認為(wei) 最後並發症的發病率並沒有明顯變化,幾乎沒有效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