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深靜脈血栓症?
圍術期深靜脈血栓是圍手術期患者的常見並發症和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多見於(yu) 骨科、婦產(chan) 科、血管外科和胸外科手術病人,以骨科手術最為(wei) 常見。我國每年接受全髖關(guan) 節置換術、全膝關(guan) 節置換術和髖部周圍骨折手術等骨科大手術多達百萬(wan) ,有近50%患者會(hui) 患上深靜脈血栓症。
什麽是深靜脈血栓症?
人體(ti) 下肢的靜脈分為(wei) 在皮膚表麵的淺表靜脈和皮膚深處的深靜脈,在深靜脈發生血栓稱為(wei) 深靜脈血栓症(deep vein thrombosis:DVT)。特別是進行消化器官外科手術的患者中,有很多都攜帶DVT危險因素,所以患上這種疾病的風險非常高。
主要症狀有哪些?
深靜脈血栓症典型的症狀是其中一隻腳產(chan) 生疼痛、腫脹、發紅、發熱、霍曼斯氏征(彎曲腳踝的話,腓腸肌會(hui) 感到疼痛)等症狀。有時也沒有任何症狀,也有很多人在肺栓塞發病時檢查出這個(ge) 疾病。
腳疼痛、腫脹、發紅等是深靜脈血栓的典型症狀
醫院會(hui) 在術後第一天的血液檢查時檢測D-二聚體(ti) 指標。如果D-二聚體(ti) 指標在正常範圍內(nei) ,基本可以否定是深靜脈血栓症。但是即使這項指標很高,超出正常範圍,也不一定是深靜脈血栓或者肺栓塞,需要後期通過造影CT、心髒B超等檢查再確診。
風險因子有哪些?
● 年齡增大
● 長時間坐著:旅行、發生災害時
● 外傷(shang) :下肢骨折、下肢麻痹、脊椎損傷(shang)
● 惡性腫瘤
● 先天性凝固亢進:血液凝固抑製因子缺乏症
● 後天性凝固亢進:手術後
● 心力衰竭
● 肥胖、妊娠·產(chan) 後
● 炎症性腸道疾病、抗磷脂質抗體(ti) 綜合征、血管炎
● 下肢靜脈瘤
● 脫水、多血症
● 先天性髂脛帶、髂動脈處的髂動脈壓迫綜合征
● 靜脈血栓塞栓症既往史:靜脈血栓症、肺血栓塞栓症
● 手術:骨科、腦外科、腹部外科
● 服用的藥物:女性激素、止血藥、類固醇
● 導管檢查·治療
● 長期臥床:重症管理、術後管理、腦血管障礙
進行消化器官外科手術的患者,患上深靜脈血栓症的風險大
深靜脈血栓症怎樣預防?
患者可以根據自身病情的輕重選擇以下對應的預防方法。
① 早期下床
步行可以活動小腿,增加小腿的力量,還能減少通往下肢的靜脈血流瘀滯。在離床之前的時間裏注意時常向上拉伸並按摩腿部,自己或讓他人幫助活動腳踝。
② 穿彈性襪
彈性襪可以通過壓迫腿部,減少靜脈的總橫斷麵積來加快靜脈血流速度,減少通往下肢的靜脈血流瘀滯。中等風險程度的患者采用這種方法有預防的效果,但對高風險程度的患者來說,隻穿彈性襪預防效果不明顯。
彈性襪可以壓迫腿部,加快靜脈血流速度
③ 間歇性充氣壓縮(間歇性充氣壓縮泵)
將患者褲腳卷起,通過給腿部間歇性輸送空氣,可以達到按摩腿部,減少靜脈血流瘀滯效果。高風險程度患者采用這種方法也可以起到預防效果。從(cong) 手術過程中開始穿,臥床靜養(yang) 時也必須整天穿著間歇性充氣壓縮泵,直到可以十分順利地下床走路為(wei) 止。
④ 藥物療法
臨(lin) 床中經常使用的是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未分級肝素(標準量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或者皮下注射抗Xa因子抑製劑(戊聚糖鈉),但因為(wei) 這些藥物都有引起術後出血的風險,所以在使用時要注意患者是否患有出血性並發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