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知識講座 50:未來的醫學會如何發展?(下)
上一篇我們(men) 講了萬(wan) 物基因互助的猜想,聽起來是不是很科幻呢?但是也許不用等50年,這個(ge) 場景就可以實現。因為(wei) 這個(ge) 場景,是我大膽猜想的未來醫學的3個(ge) 發展方向:
1. 數據和算法。醫生必須不斷地積累數據,掌握算法才可以掌握未來的醫學發展。
2. 萬(wan) 物互聯,網絡互助。世界上每一個(ge) 人都構成了網絡中的節點,世界上的健康數據聯係在了一起。
3. 基因移植技術。充分利用自然界帶來的基因突變的優(you) 勢,將突變基因用於(yu) 治療疾病。
醫學在繼承與叛逆中成長
當然了,還有個(ge) 更大的可能是,我的這些猜測全部都是錯的。因為(wei) 這些暢想還是來源於(yu) 今天醫學發展的現狀和今天對於(yu) 疾病的理解。
醫學是一個(ge) 不斷繼承與(yu) 叛逆的過程,它不會(hui) 完全按著咱們(men) 的思維和邏輯發展。陳方正先生的著作《繼承與(yu) 叛逆》中有段話,我第一次讀到的時候,就被震撼到了:
在今日,牛頓理所當然地被視為(wei) 17世紀科學革命主將和現代科學開創者,科學與(yu) 宗教之分道揚鑣,上帝之被擯除於(yu) 自然哲學以外,都是從(cong) 《原理》開始。
基因也可能斷裂
這恐怕是牛頓自己最意料不到,也最不願意見到的結果,因為(wei) 他是以古代偉(wei) 大的傳(chuan) 統的繼承者、複興(xing) 者自居,而從(cong) 來沒有想到自己實際上會(hui) 成為(wei) 叛逆者。
我解釋一下,《原理》說的是牛頓1687年完成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牛頓堅信宗教,但是,牛頓對於(yu) 這種信仰的繼承和複興(xing) ,在他對“上帝”的思考和求證過程中,反而帶來了叛逆和發展。
牛頓發現了萬(wan) 有引力定律,發明了微積分;他將數學導入科學,使物理、化學成為(wei) 更精確的學科;還有他的力學三定律,奠定了數學在研究宇宙運動中的基礎地位。
尤其是《原理》的發表,更是成為(wei) 對他信仰的一種叛逆。
陳方正先生說的是科學。他的意思是,繼承是在原有的理論基礎上的發展,是在已知的延長線上進展。但是最後,卻帶來了終極理念的顛覆,這是個(ge) 很深刻的道理。
但我認為(wei) ,這同樣是在說醫學。醫學永遠都在繼承與(yu) 叛逆中成長。比如,希波克拉底把醫學從(cong) 神鬼的桎梏中解救出來,創立了四體(ti) 液學說。之後的醫生們(men) 就秉信這一理論,並且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驗證、實踐。
走著走著,人們(men) 就發現了這一理論體(ti) 係的巨大漏洞和錯誤。最後,隨著人體(ti) 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的出現,現代醫學徹底摒棄了四體(ti) 液學說,這是醫學曆史上的繼承與(yu) 叛逆。
今天咱們(men) 所有能夠看到的理論或者技術,在未來,隨著繼承也必將發生叛逆。隻是,我猜不到未來會(hui) 是怎樣。你可能會(hui) 說,人工智能帶來的將是叛逆。
今天的人工智能和手術機器人都是給醫生賦能,無論這種機器人多麽(me) 高級,無論它可以把手術視野放大多少倍,可以做到多麽(me) 精細,可以抓起比醫生的手小得多的器械,但是本質上都是充當了外科醫生的手和眼睛。這是繼承。
實際上在很多方麵,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能力超越了醫生。比如沃森機器人(IBM Watson Health)可以在17秒內(nei) 閱讀 3469本醫學專(zhuan) 著、25萬(wan) 篇論文。但是,這還是對醫學數據的學習(xi) ,這還是繼承。
甚至,2012年,沃森機器人通過了美國執業(ye) 醫師資格考試(USMLE)。2017年,中國研發的一款機器人,高分通過了中國執業(ye) 醫師資格考試。
人工智能時代已經開始
但是,這依然是繼承。因為(wei) ,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隻知道怎麽(me) 做,卻永遠不知道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做。而人類在不斷地研究為(wei) 什麽(me) 。
所以,未來發生叛逆的領域一定不在人工智能領域。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可以成為(wei) 醫生並肩作戰的戰友,但是永遠不可能取代醫生。因為(wei) ,隻有人是掌握算法的人。
那叛逆會(hui) 來自人工器官嗎?叛逆會(hui) 來自3D打印嗎?叛逆會(hui) 來自免疫療法嗎?也請你幫我想一想:未來,在醫學領域將要發生的叛逆,會(hui) 是什麽(me) ?
無論是你想到的,還是你想不到的,在未來的未來也必將被顛覆。但是,以下3點永遠不會(hui) 變:
1. 醫學永遠是為(wei) 人服務的,這一終極目標永存。
2. 醫學研究的方法,永遠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科學方法永存。
3. 醫學帶給咱們(men) 的希望永存。
我非常喜歡《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地球將要突破木星的剛體(ti) 洛希極限,進入無法逆轉的解體(ti) 過程。
無論最終結果會(hui) 將人類曆史導向何處,我們(men) 決(jue) 定,選擇希望。因為(wei) ,希望是像鑽石一樣很貴的東(dong) 西,希望是我們(men) 唯一回家的方向。
醫學讓科幻照進現實,回首往昔,展望未來,它永遠在繼承和叛逆中發展,永遠帶給我們(men) 希望。
【備注】:以上文字內(nei) 容來自得到 APP《 薄世寧·醫學通識五十講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原作者如不願意在本網站刊登內(nei) 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