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疾病科普 04:骨科疾病的治療思路是什麽?(上)
上一講我們(men) 說到,所有的骨科問題,本質上都源於(yu) 運動係統四要素的失衡。四要素的任何一個(ge) 出現問題,和其他三個(ge) 不匹配,運動係統就不能正常工作。這時候,就需要骨科醫生的幫忙。
那麵對這些問題,骨科醫生會(hui) 怎麽(me) 解決(jue) 呢?換句話說,萬(wan) 一我們(men) 不幸遇到了骨科傷(shang) 病,都有哪些治療手段可以選擇呢?這一講,我們(men) 就好好說說這個(ge) 問題。
重建平衡:骨科醫生的第一思路
說到治病,首先得打破一個(ge) 誤解,就是認為(wei) 現代醫學已經破解了疾病的奧秘,醫生們(men) 已經能解決(jue) 各種疾患。事實上,對於(yu) 有文字記載的疾病,目前有確鑿證據證明是醫生治愈了的,不足1%。
大家都希望醫生能夠妙手回春,藥到病除,但是作為(wei) 醫生,我清楚地明白:我們(men) 知道的不多,能做的更少。
幸運的是,在醫生為(wei) 數不多可以發揮主動性,通過治療促進疾病康複的領域中,骨科就是其中之一。甚至相比其他醫生,骨科醫生能做的更多——不僅(jin) 能緩解症狀,還能發揮上帝視角,重構病人破損的肢體(ti) 。
回到這一講開頭的問題:如果運動係統失去平衡,病變發生,骨科醫生會(hui) 怎麽(me) 解決(jue) 呢?
答案或許你已經想到了——既然骨科問題緣於(yu) 運動係統四要素的失衡,那解決(jue) 的思路自然就是通過人為(wei) 的介入,重新實現四要素的平衡。
沒錯。重建平衡,就是骨科醫生解決(jue) 問題的第一思路。針對所有的骨科疾病,所有的治療手段都是為(wei) 了實現重建平衡這一個(ge) 目的。
為(wei) 了達到這個(ge) 目的,骨科醫生常用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有四個(ge) ,我把它歸納成了“4R法則”。
方法一:切除(Resection)
第一個(ge) R,就是Resection——切除。這是骨科醫生常用的一個(ge) 方法。在人類醫學發展的最初階段,由於(yu) 缺乏對人體(ti) 結構和疾病發病機製的了解,麵對各種骨科疾病,簡單切除往往是最直接的解決(jue) 辦法。
關(guan) 節處是最容易發生骨科疾病的地方
很多戰爭(zheng) 導致的創傷(shang) ,比如說被子彈擊中了胳膊、大腿,如果把患肢保留,可能會(hui) 導致大量出血和感染,反而危及生命。這個(ge) 時候,丟(diu) 車保帥,切掉受傷(shang) 的部位反而是個(ge) 理性的選擇。
雖然現代醫學已經很先進了,但這個(ge) 處理方法依然有發揮作用的場合。對於(yu) 一些骨腫瘤,壓迫到神經、血管的骨質增生,權衡切除與(yu) 保留的利弊之後,我們(men) 往往還是會(hui) 選擇切除。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ge) 病人,是上海一所大學籃球隊的教練,因為(wei) 膝關(guan) 節反複的交鎖來到我的門診。什麽(me) 叫“膝關(guan) 節交鎖”呢?就是膝關(guan) 節活動受限,像被卡住了一樣不能自由活動。
他那會(hui) 兒(er) ,基本上已經沒法上場示範籃球動作了。於(yu) 是,我給他做了一個(ge) 膝關(guan) 節核磁共振。結果顯示,他的半月板,也就是膝關(guan) 節裏麵的那塊軟骨,已經完全破裂了。
他是籃球教練,知道膝關(guan) 節裏最重要的組織就是這塊軟骨,所以強烈地希望保留。但是我知道,破損的軟骨不僅(jin) 沒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反而已經成了膝關(guan) 節裏的異物,影響他正常的活動。
所以最後,我還是說服他做了一個(ge) 微創的關(guan) 節鏡手術,把破裂的、無法修複的半月板切除了。手術加上術後康複訓練,他的膝關(guan) 節交鎖症狀消失了。不僅(jin) 膝關(guan) 節活動起來沒有問題,甚至還可以重返訓練場。
對於(yu) 無法保留,或者保留下來有害無益的組織,一切了之仍然是當前最主流的選擇。這也是骨科醫生處理骨科問題的一大方法。
方法二:修複(Repair)
話說回來了,雖然切除簡單直接,但作為(wei) 我們(men) 身體(ti) 的一部分,它肯定是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的,所以為(wei) 了不影響身體(ti) 機能,受傷(shang) 的部位當然還是能保留就保留。
可問題是,我們(men) 身體(ti) 很多的組織和器官,雖然能自我修複,但沒法靠自己完全長好。怎麽(me) 辦呢?這時候,就需要我們(men) 創造條件,幫助它修複。這就是咱們(men) 說的第二個(ge) 方法——Repair(修複)。
圍繞修複這個(ge) 思路,最常見的治療手段有兩(liang) 個(ge) ——縫合和複位。縫合很好理解,就是把受損的組織縫起來。韌帶和肌腱是軟的,好縫合,對於(yu) 硬骨頭怎麽(me) 辦呢?這就要用到第二個(ge) 治療手段——複位。
在骨科領域,最常見的修複就是針對骨折的治療。前麵說過,骨骼有自我修複的能力,所以骨折後還能愈合。但是,如果不做複位處理,任由骨頭生長,斷裂的骨骼就會(hui) 在任意的角度和位置上長起來。
如今骨科疾病的治療已經運用了機器技術
這當然不行,很容易長畸形。所以這時候,還得骨科醫生介入。麵對骨折,骨科醫生要先把骨折的部位複位,也就是把斷裂破損的骨骼按照正常的狀態重新拚起來。這樣它才能長回正常的狀態。
但是,骨折之後,骨頭是斷裂的,隻拚起來還是會(hui) 散架。於(yu) 是,我們(men) 需要盡量維持這個(ge) 拚接好的狀態。
比如,用螺絲(si) 釘將金屬的接骨板,也就是我們(men) 平時說的“鋼板”,固定在骨折的部位;再比如,將骨折部位打上石膏,減少它移動的可能等。這樣,經過幾個(ge) 月的自我修複,斷裂的骨骼就能長好了。
不管是縫合還是複位,其實都是為(wei) 了給損傷(shang) 的部位創造一個(ge) 穩定的環境,幫助它們(men) 自我修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