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疾病科普 03:骨傷骨病是如何出現的?(下)
當然,凡事都有個(ge) 度。如果肌纖維損傷(shang) 的比例超過30%,不僅(jin) 會(hui) 產(chan) 生劇烈的疼痛,修複的過程也會(hui) 變得非常長。那就不是鍛煉,而是運動損傷(shang) 。一旦發生運動損傷(shang) ,肌肉和其他三要素失衡,就不能彼此配合、完成動作了。
除了肌肉,我們(men) 的骨骼也具有超量修複的能力。不過因為(wei) 骨骼強度非常大,所以低強度的壓力很少會(hui) 讓它受傷(shang) ,也就是我們(men) 說的“骨折”。造成骨折的力量一般都很大,常常和跌落、車禍、暴擊有關(guan) 。
一旦發生骨折,骨折線周圍會(hui) 產(chan) 生大量的新生骨質,修複損傷(shang) 後的骨骼。徹底修複後,骨折區域骨骼的強度,甚至會(hui) 比原來的更強。
肌肉和骨骼的這種“超量修複”,其實就是人體(ti) 的“反脆弱”機製。不過,運動係統不是所有要素都能反脆弱,對於(yu) 軟骨和韌帶來說,它們(men) 是“真脆弱”。
上一講簡單說過,韌帶和軟骨的特點都是結構致密,韌性很強,但缺點也很明顯——缺乏血液供應。我們(men) 知道,血液裏富含各種營養(yang) ,其中就包括修複損傷(shang) 所需要的營養(yang) 物質。
骨骼和肌肉的血液供應非常豐(feng) 富,所以損傷(shang) 後能快速恢複,甚至是超量修複。而軟骨,基本沒有血液供應,所以一旦損傷(shang) ,大多是不可逆的。就像汽車的輪胎,磨損會(hui) 日積月累,直到報廢。
韌帶和軟骨類似,不過稍微比較特殊——不同部位的韌帶,血液供應有多有少。對於(yu) 血液供應相對充分的韌帶,比如膝關(guan) 節的側(ce) 副韌帶,損傷(shang) 後也可以完全修複,隻是過程比較慢;而有些韌帶基本沒有血液供應,比如膝關(guan) 節內(nei) 部的交叉韌帶,一旦損傷(shang) 就無法修複。
膝關(guan) 節側(ce) 副韌帶和交叉韌帶示意圖
現在你知道了,不管是骨骼、肌肉,還是軟骨、韌帶,能承受的負荷都是有限的。一旦超過這個(ge) 限度,四要素就會(hui) 失衡,損傷(shang) 就會(hui) 發生。
對於(yu) 肌肉和骨骼,適當的損傷(shang) 可以超量修複;而韌帶和軟骨,常常修複不足,留下後遺症。
病理層麵:失衡導致慢性損傷
看到這裏,你可能還是會(hui) 有些困惑:
骨折和肌肉拉傷(shang) 這些我明白,就像骨折,骨頭斷了,和其他三要素不匹配了,運動係統自然就沒法工作了。但那些常見的慢性損傷(shang) ,比如腰椎間盤突出,它們(men) 是怎麽(me) 來的呢?它們(men) 和四要素有啥關(guan) 係呢?
其實,如果從(cong) 具體(ti) 的病理層麵分析,還是咱們(men) 最開始說的那個(ge) 詞——“失衡”。再具體(ti) 一點,這些慢性損傷(shang) 其實存在一個(ge) “失衡-代償(chang) -再失衡”的過程。
啥意思呢?我來解釋一下。比如說,O型腿是怎麽(me) 出現的呢?這可能是很多腿型不太美觀人,都關(guan) 心的一個(ge) 問題。
當人站立的時候,兩(liang) 條腿要承擔身體(ti) 大部分的重量。正常來說,重心會(hui) 正好落在膝關(guan) 節的正中間,這樣膝關(guan) 節裏軟骨的受力才均勻嘛。
但是有些人因為(wei) 肌肉發育異常,或者走路的姿勢不對,或者是超量的活動和訓練,常常會(hui) 讓膝關(guan) 節的內(nei) 側(ce) 受到更多的壓力。這樣,關(guan) 節內(nei) 軟骨的受力就不均勻了——外側(ce) 部分受到的壓力小,磨損少;內(nei) 側(ce) 受到的壓力大,磨損就更嚴(yan) 重,越磨越薄。
走路姿勢不對,常常會(hui) 讓膝關(guan) 節受到更多壓力
時間一長,就會(hui) 導致一個(ge) 結果——膝關(guan) 節內(nei) 側(ce) 和外側(ce) 的軟骨不一樣厚了,關(guan) 節內(nei) 側(ce) 的間隙變小了,原本緊繃的韌帶就會(hui) 變得鬆弛。不僅(jin) 走路不舒服,還會(hui) 產(chan) 生膝蓋疼痛的症狀。到這裏,人體(ti) 運動係統四個(ge) 要素已經失衡了。
為(wei) 了讓人能夠正常走路,膝蓋內(nei) 側(ce) 會(hui) 自發地長出骨贅,也就是咱們(men) 說的“骨刺”,它可以讓韌帶繼續保持緊繃。這就是“代償(chang) ”,是身體(ti) 為(wei) 了保護我們(men) 而采取的短期措施。事實上,所有的骨刺都是為(wei) 了暫時解決(jue) 四要素的失衡,使運動係統正常運作才會(hui) 出現的。
但是,骨刺的出現,表麵上解決(jue) 了問題,實際上則是在掩蓋問題——肌肉發育和走路姿勢的問題仍然存在,膝蓋照樣受力不均衡,內(nei) 側(ce) 軟骨還是會(hui) 越磨越厲害。久而久之,膝蓋內(nei) 翻也就越來越嚴(yan) 重。最終,進入“再失衡”的狀態,導致更加嚴(yan) 重的O型腿。
如何保護自己的膝蓋,我在後麵的課程裏會(hui) 講到,這裏隻是通過這個(ge) 例子帶你理解一點——慢性骨科疾病的產(chan) 生,同樣緣於(yu) 四要素的“失衡”,是四要素“失衡-代償(chang) -再失衡”的結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