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髒病科普 11 :治療手段在未來將如何突破?(上)
這一講,我想大膽預測一下心血管疾病治療的未來。我有一個(ge) 可能在醫學界看來,比較顛覆的想法:心血管醫學的未來,可能並非依靠醫療產(chan) 業(ye) 的突破。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說?我們(men) 一起分析一下,目前心血管疾病的三大治療手段。
當前治療手段的瓶頸
第一大手段,是最經典的藥物治療
這一直是針對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進行治療的最大法寶。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每一年,心血管領域都會(hui) 有二十個(ge) 左右的新藥品種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注冊(ce) 上市,這占到當年所有新藥品種的1/5左右。
心血管領域的藥物不斷更新
每一個(ge) 心血管領域新藥的上市背後,都存在著,一年十億(yi) 美元、持續十年的投入。這意味著,在心血管領域的藥物研發上,每年就有數百億(yi) 美元的投入。這是其他醫學領域望塵莫及的。
雖然如此,但翻一翻FDA的新藥審批,你就會(hui) 發現,在2000年到2009年上市的心血管疾病新型藥物,與(yu) 之前十年相比,下降了約33%。再往源頭追溯的話,你還會(hui) 發現,投資心血管藥物研發的基金在大幅度縮減。
最新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年來,在美國流行的眾(zhong) 籌式藥物研發中,沒有一項是心血管方向的。有分析顯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藥物研究的投入壓力很大,與(yu) 此同時,藥物治療危險因素的效果減低,已經沒有特別大的上升空間。
同時,生活方式管理顯示出更好的性價(jia) 比,更容易獲得死亡率降低,這種醫學硬終點的改善。很明顯,在發展的快車道行駛了一段時間後,心血管領域藥物的研發,進入了明顯的瓶頸期。
第二大手段,心血管介入治療
它的發展可謂是神一般的速度。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每年的心血管介入支架手術還是十位數。到了2017年,支架手術已經高達66萬(wan) 6千多例。
如果說這有點抽象,我們(men) 可以對比一下同期的膽囊切除手術,後者隻有大約3到5倍的增長。
在全球範圍內(nei) ,2017年,這個(ge) 領域的市場規模是346億(yi) 美元,2015年,中國的市場規模是320億(yi) 人民幣。這是除了化驗這樣的診斷檢查之外,全球最大的醫療市場了。
高額利潤進一步催生了整個(ge) 行業(ye) 的不斷迭代發展。2010年以來,每年平均有200項支架項目獲得FDA的批準。近兩(liang) 年,FDA 批準上市的醫療器械中,30%~50%在心血管領域,而介入治療類占據了心血管器械的半壁江山。
市麵上常見的心髒支架
可以預見的是,這個(ge) 領域因為(wei) 有著高額的利潤和巨大的市場,未來將有更多的發展,尤其是在可降解支架等方向上。不過,考慮到它對心血管健康沒有終極解決(jue) 意義(yi) ,這個(ge) 產(chan) 業(ye) 未來的瓶頸應該來自自身。
第三種治療手段,替代醫療
它也是心血管醫學裏,最輝煌的治療手段。這個(ge) 治療手段,我在第六講提過。它可以根治一部分心血管疾病,讓我們(men) 看到了醫學科技的美妙和神奇。毫無疑問,這種治療手段,在未來肯定大有可為(wei) 。
具體(ti) 來看,原因有兩(liang) 方麵。一方麵,是原有替代治療的微創化。比如,原來我們(men) 更換主動脈瓣膜,必須做開胸手術。但現在,我們(men) 可以嚐試從(cong) 股動脈,順著血管到達心髒,然後再做更換。
另一方麵,是我們(men) 會(hui) 有越來越穩定的人工心髒,更加小型化、便攜化。它會(hui) 引發的並發症更少,甚至能完美替代心髒。
但這個(ge) 治療手段也不是萬(wan) 能的。你還記得嗎?在第一講裏,我提到了血管加在一起能圍繞地球赤道四圈半。而心血管病變,很多不是因為(wei) 心髒本身出了問題。
我們(men) 可以解決(jue) 心髒問題,卻沒法替換所有的血管。做一個(ge) 類比,曆史上,帝王可以更替,但誰也不能把所有的老百姓都換一遍。雖然替代治療可以根治某些疾病,但瓶頸就在於(yu) ,整個(ge) 心血管係統無法被完全替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