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髒病科普 09:如何掌握“作死”的底線?(上)
人的一生會(hui) 經曆很多的終點,但是沒有多少人能在經曆心髒的終點後,還能和我們(men) 談談他的感受,告訴我們(men) 他後悔什麽(me) ,還想做什麽(me) 。
那就讓我們(men) 來真實感受一下這個(ge) 場景。無論你是哪種患者,所患何種疾病,當你的心髒再也無法勝任它的職責,血壓開始一路下滑,你和你的家屬如果表示全力搶救,你大致會(hui) 經曆各種穿刺。
可能有頸靜脈的、鎖骨下靜脈的、橈動脈的、股動脈的等等,然後是各種插管,尿管、氣管插管、動脈插管,各種抽血監測,最後可能是電擊、胸外按壓,而大多數的按壓會(hui) 導致肋骨骨折。
不幸的是,所有的努力也不能將你破敗不堪的心髒挽救回來。按照中國目前現行的死亡標準,醫生會(hui) 在你病曆的最後一行貼上一張心電圖。這是一張隻有直線的心電圖,代表心髒沒有任何跳動。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故事結束了。所有的終點都是一張描記著直線的心電圖。你的人生在這裏蓋棺定論。如果心髒的跳動代表生命,心髒的停止代表永逝,那麽(me) 我們(men) 都對它做了什麽(me) ,才會(hui) 讓它如此不堪重負。
心電圖最終會(hui) 成為(wei) 一直線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們(men) 能為(wei) 它做些什麽(me) ,我們(men) 還能不能改變些什麽(me) ?答案是肯定的。這一講,我們(men) 就來看看應該怎樣守護我們(men) 的心髒。
作死的底線在哪裏?
你可能沒有意識到,我們(men) 現在對於(yu) 健康的投入是有偏差的。世界衛生組織告訴我們(men) ,醫療對於(yu) 健康的影響還不到8%。讓人驚訝的是,我們(men) 一輩子對健康的整體(ti) 投入中,醫療卻占了絕大部分。
更不幸的是,這份投入裏的絕大多數,都是用在了生命最後的三個(ge) 月裏。說白了,就是既花錢,又遭罪,還沒什麽(me) 用。
除了醫療的8%,影響人類壽命和健康的因素還有哪些呢?其中,人類遺傳(chuan) 占15%,環境因素占17%,剩下的60%左右,都是個(ge) 人生活方式。
不僅(jin) 如此,目前全世界的醫學證據也告訴我們(men) ,個(ge) 人的生活方式,才是形成心腦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因素。心血管疾病預防的重點,也是生活方式的全麵管理。
主要是規律的鍛煉身體(ti) ,飲食規律有度,睡眠規律充足,不抽煙,不過量飲酒,良好的心態,從(cong) 而保持適當的體(ti) 重,正常的血脂、血壓、血糖等等。這都是最省錢的方案,也是性價(jia) 比最高的方案。
心血管疾病的預防,要時時刻刻敲響警鍾
所以,想要更有效地守護我們(men) 的心髒,我們(men) 就不應該把大部分精力和金錢花在醫療上,而應該花在預防上,花在調整生活方式上。不過加強預防這件事,你還是別想著依賴醫院了。
我們(men) 國家的醫療,正如我們(men) 國家的發展,也剛剛經曆完從(cong) 溫飽到小康的跨越。這可以理解。在溫飽的時候,救治是第一位的。另外,現行醫院的收入來源是治療費用和檢查費用,所以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不能形成醫院的收益。
醫院也是一個(ge) 經濟體(ti) ,在這種製度下,它隻會(hui) 不停地提高發現疾病和救治的水平,而不是疾病的預防。雖然十九大報告已經明確,要把醫療的核心轉變為(wei) 健康寫(xie) 進國策,但機器是有慣性的,我們(men) 要讓它作出改變還需要一個(ge) 過程,靠自己要更靠譜一些。
用長遠戰略,對抗基因偏好
預防心血管疾病要靠自己,很多人也知道,甚至也知道科學的預防方法。可是,從(cong) 2017年中國心血管年報來看,近年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死亡率一路飄紅,根本沒有下降的趨勢。
我們(men) 知道,卻沒有做到,為(wei) 什麽(me) ?因為(wei) 這裏麵藏著深深的人性弱點。讓我們(men) 把時間拉回到250萬(wan) 年前,人類剛剛從(cong) 猿進化成智人的時候。人類靠捕獵采集為(wei) 生,進食是以當天的收獲為(wei) 準,打了羚羊,就飽餐一頓,撿了漿果,就湊合著吃點。
為(wei) 了生存,人類喜歡高脂肪、高蛋白和高鹽。隻有這樣,人類才能積蓄能量來對抗隨時可能的饑餓。高鹽的儲(chu) 備,不僅(jin) 可以維持日常的心血管壓力,還可以應對野獸(shou) 來襲時奔跑所需的血壓上升。
這樣的日子我們(men) 過了多少年呢?應該說,比249萬(wan) 年還要多。所以從(cong) 基因來看,我們(men) 天生就喜歡高脂肪、高蛋白和高鹽的食物。
沒想到,到了工業(ye) 社會(hui) ,農(nong) 業(ye) 工作被機械化替代,這個(ge) 地球上的大部分人真正擺脫了饑餓的困擾,同時也把勞動力徹底從(cong) 土地上解放出來,用於(yu) 其他更多不需要體(ti) 力勞動的工作中。
而且,因為(wei) 工業(ye) 提取的出現,人類獲得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的鹽和糖。
能量無法代謝,會(hui) 形成血管的狹窄
因為(wei) 基因的偏好,我們(men) 會(hui) 不斷攝取超過心血管承受能力的高熱量,而減少的體(ti) 力勞動,又讓我們(men) 無法及時消耗,所以能量無法代謝,以至於(yu) 沉積下來對血管造成損害,最終形成血管的狹窄,甚至堵塞。
你可能會(hui) 問,時代在進步,我們(men) 的心血管是不是也可以進化呢?按照達爾文“適者生存”的生物學觀點,一定是可以的。但不幸的是,身體(ti) 的進化是以萬(wan) 年為(wei) 單位的,而物質時代的變遷太快了,隻有數百年。我們(men) 的身體(ti) 追不上這個(ge) 時代的步伐,是形成這個(ge) 矛盾的基礎。
寫(xie) 在基因裏的對高能量食物的偏好,就是我們(men) 的人性弱點。不過,你也不用太悲觀。有弱點不代表就無能為(wei) 力。人類這個(ge) 物種,在不到幾萬(wan) 年間,就站到了生物鏈的頂端,不是依賴於(yu) 對當下快感的選擇,而是基於(yu) 正確認知作出的長遠戰略。
有長遠戰略,就是人類不同於(yu) 其他動物的思考方式。所以,想要獲得健康,我們(men) 也需要長遠的戰略布局。認知決(jue) 定思考,思考決(jue) 定行動,行動決(jue) 定結果。我相信,能夠在心血管疾病預防做戰略規劃的人,自己的家庭、事業(ye) 成功的概率也必然更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