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知識講座 37:所有科學都將為醫學所用(上)
諾貝爾獎一直代表了各個(ge) 學界的最高榮譽,如果一項研究發明、學術報告或者文藝創作作品如果可以獲得諾貝爾獎,都說明這些成果代表了某一領域的又一個(ge) 進步。而醫學,就是集大成者,諾貝爾獎的各種發明,都可以運用於(yu) 醫學。
所以,在這個(ge) 係列的文章裏,我們(men) 常常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項目說明問題。首先,它權威,其次,它代表了醫學研究的風向標。雖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一直是為(wei) 別人的研究頒獎的,但是,它本身也是一座醫學的豐(feng) 碑。
很多科研結果都可以運用於(yu) 醫學界
從(cong) 1901年第一次頒獎到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一共頒發109次,中間因為(wei) 戰爭(zheng) 暫停過9次。這篇文章,我們(men) 就通過百年的獲獎項目,梳理一下醫學的發展方向和趨勢。
自然科學的成果為醫學所用
先從(cong) 一個(ge) 人說起——叫桑卡( Aziz Sancar ),他是一名美國遺傳(chuan) 學科學家。你對桑卡不了解,但你一定還記得咱們(men) 講過的“基因修複機製”,也就是人體(ti) 基因會(hui) 突變,為(wei) 了自我保護,人體(ti) 就會(hui) 自動修複突變。這個(ge) 機製在研究衰老、癌症和遺傳(chuan) 病方麵都有巨大的價(jia) 值。
桑卡就是發現這個(ge) 機製的關(guan) 鍵人物之一。有這麽(me) 突出的貢獻,所有人都覺得他肯定能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15年10月5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隆重公布,把獎頒發給中國科學家屠呦呦,以及另外兩(liang) 名外國的科學家,表彰他們(men) 在寄生蟲治療領域做出的貢獻。根本沒提名桑卡。太讓人失望了。
兩(liang) 天後,也就是10月7日淩晨5點,桑卡的妻子接到一個(ge) 電話,然後對桑卡說,這個(ge) 電話非常重要,要他親(qin) 自接。
接到這個(ge) 電話,桑卡說話都變得語無倫(lun) 次了。原來是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hui) 打來的電話:“桑卡教授,祝賀你,得了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為(wei) 什麽(me) 要講這個(ge) 故事呢?所有人都認為(wei) ,DNA修複肯定是醫學,怎麽(me) 得了化學獎呢?是不是發錯了?
沒有發錯。在我看來,桑卡同時也獲得了醫學獎。因為(wei) 發展到今天,這些頂級研究已經很難完全區分到底算化學、物理,還是醫學了。
最開始為(wei) 了研究的效率,人為(wei) 地把自然科學分成了不同學科。研究到最後才發現,大家都是在為(wei) 生命服務。
不論是什麽(me) 學科,隻要是真的技術、科學的理論,都被醫學借鑒了。
你肯定注意到了,這篇文章的題目不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是“諾貝爾獎”。100多年來,有近一半的醫學獎都涉及到多個(ge) 學科。比如,2018年的物理獎頒給了激光鑷子和激光刀。
乍一看屬於(yu) 物理領域,但其實,激光鑷子就是用激光“捏住”病毒、細菌、細胞、分子、原子這樣的小東(dong) 西,而且不損傷(shang) 它們(men) 。這個(ge) 技術給醫學研究甚至治療,打開了無限的空間。激光刀就是通過改變激光的脈衝(chong) 和強度,讓激光變成刀。
質子、重離子治療也利用了物理原理
這個(ge) 技術已經被醫學廣泛利用,每年有無數次的眼科手術是由最鋒利的激光刀完成的,不僅(jin) 精細,而且創傷(shang) 小。物理技術也是為(wei) 醫學所用,難道不能得醫學獎嗎?
再比如,2018年的化學獎頒給利用生物遺傳(chuan) 變異和選擇的原理,讓微生物製造對人體(ti) 有益的蛋白質的技術。它的成果用在哪裏呢?還是在醫學上。
你可能知道牛皮癬、類風濕關(guan) 節炎,還有其他自身免疫病,這些病非常難治。現在,有一種抗體(ti) 藥物可以治療這種病,藥的治療原理就是這個(ge) 獲獎的化學技術。這個(ge) 技術給無數在痛苦中掙紮的患者,帶來了福音。
這到底該算化學,還是醫學呢?很多化學家抱怨,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研究都是跟醫學相關(guan) 的,幹脆把化學和醫學合並算了。雖然這是句玩笑話,但是毫無疑問,再好的研究必須解決(jue) 人類的實際問題。
這就是醫學發展的第一大特點:醫學借鑒了所有科學的精華,所有自然科學的進步,都終將為(wei) 醫學所用。
【備注】:以上文字內(nei) 容來自得到 APP《 薄世寧·醫學通識五十講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原作者如不願意在本網站刊登內(nei) 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