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知識講座 35:用循證醫學獲得最佳治療方案(下)
再次總結一下,循證醫學的五級證據依次是:個(ge) 人經驗,前後對比,對照研究,隨機對照,薈萃分析。那麽(me) 要如何利用這個(ge) 循證醫學來判斷病人的病情,再利用它來獲取最佳治療方案呢?
用循證醫學獲得最佳治療方案
梳理一下,第五級證據是個(ge) 人經驗,最不可靠;第四級證據是治療前後對比,相對好一些;第三級證據是對照研究,比第五級和第四級更可靠。
利用循證醫學金字塔,獲取最佳治療方案
但是仔細一想,第三級證據還是有問題。雖然醫生用拔牙和不拔牙作了對照,但是仍然摻雜了很多因素。比如,病人的要求和醫生的主觀傾(qing) 向,這些都會(hui) 影響研究結果。
所以,第三級證據的問題,就是沒有隨機分配研究對象。怎麽(me) 解決(jue) 呢?如果可行的話,就把病人隨機分到拔牙組或者不拔牙組,這叫做隨機對照試驗。這樣得出來的結果就更可靠了。
隨機對照研究得到的證據就是二級證據。能夠拿出二級證據的醫生就非常靠譜了。甚至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進行新藥審評時,就看隨機對照試驗的結果。
講完了二級證據,一級證據就容易理解了。剛才提到,二級證據很牛,但是有可能受到地區、人種、衛生情況等因素的影響。
比如,有可能中國人適合拔牙正畸,但是這個(ge) 經驗放到美國未必可行。那怎麽(me) 辦呢?這就要講到第一級證據,稱為(wei) Meta 分析(薈萃分析)。
也就是把全世界發表的隨機對照研究都拿過來,用一套科學的方法進行客觀評價(jia) ,得出的結論就更可靠了。這就是一級證據,它是級別最高的證據。
掌握了這五種級別的證據,你肯定已經發現循證醫學的優(you) 勢了。它最大的優(you) 勢,就是綜合評價(jia) 當前能夠獲得的全部證據。一個(ge) 治療方法到底好不好,看看全世界的醫生們(men) 怎麽(me) 說,這樣也就避免了醫生個(ge) 人經驗帶來的偏差。
其次,循證醫學得到的結論可以標準化推廣,避免了因為(wei) 醫生水平差異,導致的治療水平差異。循證醫學是讓病人獲得最佳治療方案的解決(jue) 辦法。
2018年6月30日,北京國際會(hui) 議中心,一群頂級醫生和人工智能展開了一場大戰。考試題目:神經影像學。也就是讓最牛的醫生和電腦比賽,讀腦部核磁共振或者 CT 片子。首先是比速度。當然是電腦更快,而且比人快了30倍以上。
人工智能讀取影像資料的準確率超過了頂級醫生
那正確率呢?我們(men) 可能認為(wei) 在看片子或者其他複雜資料的時候,醫生的經驗太重要了。慢沒關(guan) 係,一定會(hui) 帶來準。但是,結果出乎意料。
這些頂級醫生的準確率是66%,而人工智能的準確率達到了87%,完勝這些全中國頂級醫院的頂級醫生。大家都說,這是人工智能戰勝了醫生。
但是你一定沒想到,人工智能算法的基礎,就是綜合利用了現階段醫學能夠得到的最好資料和證據。所以,它才戰勝了醫生的個(ge) 人經驗。
看似是人工智能戰勝了醫生,其實,人工智能的基礎就是循證醫學。是循證醫學戰勝了個(ge) 人經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