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知識講座 31:呼吸機讓生命得以延續(下)
看完了上一篇文章,相信大家對於(yu) 呼吸機的發展史已經有了簡單的認知。但我相信你肯定還有疑問,為(wei) 什麽(me) 呼吸對人體(ti) 來說如此重要?現代呼吸機的發明又對醫學進步作出了多大的貢獻呢?
醫學治療是熱修複
能支持呼吸,就能先把病人的生命維持住,這給醫生治病提供了更多可能。我們(men) 知道,救命和修機器不同。修機器的時候,可以先讓機器停下來去修某個(ge) 零件,修好了再裝回去。這是冷修複。
那治病行嗎?脊髓灰質炎是病毒攻擊了咱們(men) 的神經係統。能先讓生命這台“機器”停下來,再去修理神經嗎?當然不能。其次,神經修複需要時間。如果沒有呼吸機先保住命,哪來的後續修複呢?
先用呼吸機保住命 才有後續的生命修複
修機器可以冷修複,但是,每一項醫學的治療技術都是熱修複。熱修複是個(ge) 計算機術語,它的核心就是在不停機的情況下,去修複功能。
平移到醫學上。“熱”,就是活著,是維持病人的生命體(ti) 征。這是最基礎的要求。“修”,就是幹預,是醫生用藥、用刀去作用於(yu) 疾病部位,切除病變組織,修理缺損,或者改變某種機能。“複”,就是自我修複。
在大病的時候,隻有先“熱著”,先“修”,才有最後的“複”。在呼吸機出現之前,對於(yu) 大病,醫生們(men) 很難“修”。為(wei) 什麽(me) ?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毒力很強,可能還沒等人體(ti) 的自我修複起作用,就已經奪去了生命。這個(ge) 時候,必須先讓病人能呼吸。
先活著,然後才有然後。這是熱修複。大手術的時候,需要深度麻醉,麻醉就會(hui) 讓呼吸受到抑製。隻有用呼吸機去控製呼吸,讓血裏的氧氣足夠維持生命,醫生才有可能做手術。這也是熱修複。
呼吸機的出現,代表著現代生命支持技術的發展,它讓更多複雜手術和更複雜、更高級的治療技術得以實現。
呼吸機就是熱修複的新起點。這節課的重點就是三個(ge) 字——熱修複。熱修複的關(guan) 鍵,首先是必須“熱”。我把“熱”分成了三個(ge) 層麵:
“熱”的第一層:器官支持
比如,咱們(men) 前麵說過的打開心髒做手術,那就必須保證心髒裏麵沒有血。這樣,外科醫生才有可能做手術。如果心髒不射血了,怎麽(me) 保證給其他器官供血呢?怎麽(me) 做到接近人體(ti) 的生理狀態,做到“熱”呢?
體(ti) 外循環技術就是用一台機器把心髒裏的血引出來,然後經人工在體(ti) 外進行氣體(ti) 交換,加上氧,除掉二氧化碳,然後再輸回動脈係統。
體(ti) 外循環技術,讓外科手術又進行了一次突破
這樣,既保證了外科醫生可以打開心髒做手術,又保證了其他器官不缺血、不缺氧。盡量接近生理狀態,讓病人在“熱”的狀態下,完成以前不可能實現的心髒大手術。支持器官的功能,越接近生理狀態,病人就越安全。
“熱”的第二層:降低功能
有時候,我們(men) 甚至用“冷”來保證熱。舉(ju) 個(ge) 例子。比如心跳停止,搶救成功之後,或者嚴(yan) 重的大腦外傷(shang) ,或者溺水,這些病人都會(hui) 發生腦細胞的損傷(shang) ,救治難點就是怎麽(me) 修複受損的腦細胞。
如果腦細胞還在快速地工作,快速地代謝,快速地履行功能,那麽(me) 修複起來就非常難。那怎麽(me) 辦呢?
研究表明體(ti) 溫每降低1度,大腦代謝率就會(hui) 降低5%。所以,我們(men) 可以人為(wei) 地把病人體(ti) 溫降下來,用“冷”降低腦細胞的功能,這樣不就增加了腦細胞修複的可能性嗎?這個(ge) 時候,“冷”就是為(wei) 了保證“熱”。
我們(men) 用藥物、呼吸機,再加上降溫措施,讓病人在高度的鎮靜和肌肉鬆弛狀態下,體(ti) 溫降低到32-35攝氏度。讓大腦先休息,然後等待自我修複。這同樣是一種“熱”。
“熱”的第三層:器官替代
比如,爆發性心肌炎的孩子,心髒短期內(nei) 發生了劇烈的心肌結構變化。心髒不射血了,怎麽(me) 辦?
再比如,爆發性的流感肺炎,肺在兩(liang) 三天內(nei) 就快速變白了,不工作了。這個(ge) 時候用呼吸機也保證不了病人的生命了,怎麽(me) 辦呢?怎麽(me) 做到熱修複呢?
生命支持技術發展到今天,已經可以做到短期內(nei) 替代心髒和肺工作,維持基本生命,這是最高級別的“熱”。用到的設備就是“魔肺”,簡稱 ECMO。
體(ti) 外膜肺氧合 ECMO
“魔肺”代表一個(ge) 醫院、一個(ge) 地區,甚至一個(ge) 國家生命支持技術的最高水平。它可以臨(lin) 時替代心髒或肺,或者兩(liang) 者一起替代。優(you) 先保證生理狀態穩定,先保命。本質仍然是“熱”,也就是生命支持,維持一個(ge) 接近生理的狀態。
再給你講一個(ge) 病例。幾年前,有家醫院治療過一個(ge) 美院學畫畫的大學生。他因為(wei) 胃潰瘍導致胃穿孔。胃裏的食物和胃液流到了腹腔裏,帶來了嚴(yan) 重的感染和休克。外科醫生緊急開腹,把這個(ge) 穿孔修補好,又用大量的生理鹽水衝(chong) 洗腹腔,又給了大量的抗生素治療感染。
手術後,病人轉到了 ICU。但是,即便是這麽(me) 成功的手術,手術後病人還是繼發了呼吸衰竭。這個(ge) 時候必須用呼吸機。咱們(men) 正常人呼吸,空氣裏氧氣約占21%,這個(ge) 病人要用呼吸機把100%的純氧打到肺裏,才能維持生命。
搶救的第一天晚上,護士脫開呼吸機給他吸痰的時候,病人咳嗽了一下,一口血水,順著氣管插管,直接噴到了天花板上。然後,他的監護儀(yi) “嘀嘀嘀”地報警,他的血氧快速下降,心率快速上升。這說明,這個(ge) 病人的呼吸衰竭到了最危險的地步。
你覺得這個(ge) 病人救治成功的希望有多少呢?他的父母問我:“孩子還有沒有好的可能?”我說:“病情太重了,這個(ge) 時候呼吸機是保命。然後給他時間,慢慢修複。”
第7天,這個(ge) 病人的病情果然好轉,他脫離了呼吸機,拔了氣管插管,轉到外科繼續治療去了。後來,我還見過這個(ge) 孩子,他畢業(ye) 後回了老家大連工作,沒有遺留下一點健康問題。
【備注】:以上文字內(nei) 容來自得到 APP《 薄世寧·醫學通識五十講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原作者如不願意在本網站刊登內(nei) 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