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科普講座 12:對抗糖尿病,路在何方?
在前麵的科普中,我們(men) 圍繞糖尿病這個(ge) 慢病之王,討論了它的致病原因是什麽(me) 、藥物如何開發,以及疾病怎樣管理。在最後一節的科普,我們(men) 把討論的範圍從(cong) 個(ge) 人轉向整個(ge) 人類社會(hui) ,看看人類最終能否贏得這場應對糖尿病的艱苦戰爭(zheng) 。
人類在對抗糖尿病的戰爭(zheng) 中,存在兩(liang) 大困境,但同時也擁有兩(liang) 條希望之路。
困境一:個人的力量很難克服本能
在漫長的生物演化曆史中,我們(men) 的身體(ti) 習(xi) 慣的是每天奔波狩獵或者采集野果這種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這樣的日子當然不好過,所以我們(men) 的祖先才開始了農(nong) 業(ye) 革命、工業(ye) 革命,終於(yu) 讓自己的子孫後代能過得舒服一點。
但是壞就壞在,這一切發生得太快了——從(cong) 普遍饑荒到糧食總量過剩,從(cong) 大多數成年人都得從(cong) 事繁重的體(ti) 力勞動到隻需要敲敲鍵盤就能賺錢,這些變化居然隻用了短短一兩(liang) 百年就在全世界普遍完成了。
這點時間在生物演化曆史上,幾乎就是一眨眼的工夫。適應了饑寒交迫生活的人體(ti) 一眨眼進入到一個(ge) 紙醉金迷的世界,就像一個(ge) 手無寸鐵的人走進槍聲大作的戰場,根本沒有一丁點的抵抗力。
讓情況更糟糕的是,現代生活還在進一步順從(cong) 和激發我們(men) 好吃懶做的本能。
現代生活交通便利斷更易導致高脂肪
一方麵,商家會(hui) 想辦法開發好吃的食物滿足我們(men) 對高能量食物的偏好,而這基本就意味著高糖、高脂肪。另一方麵,他們(men) 還會(hui) 想辦法開發各種商品來幫助我們(men) 節約體(ti) 力,汽車、電梯、電子遊戲,本質上都是這類型的商品。
對於(yu) 這些東(dong) 西的便利和誘惑,我們(men) 是沒有什麽(me) 抵抗力的。即便有少數人能夠憑借堅強的毅力一輩子堅持鍛煉身體(ti) 、控製飲食,但是我們(men) 還是得承認,更多的人做不到。而吃得多、動得少,就是導致2型糖尿病爆發的重要原因。
困境二:外部力量無從下手
如果個(ge) 人控製不了好吃懶做的欲望,那我們(men) 還有國家,能不能依靠政府來幫我們(men) 呢?能不能由它們(men) 出麵管控商業(ye) 活動,甚至是指導我們(men) 的生活方式來對抗糖尿病呢?
這個(ge) 思路看起來似乎是順理成章的。打個(ge) 比方,就像毒品會(hui) 讓人成癮,還會(hui) 引發一係列的個(ge) 人健康以及公共安全問題,所以必須由政府來實施嚴(yan) 格的監管,讓普通人根本接觸不到毒品。
但是吃東(dong) 西、做運動這些事情,看起來無論如何也沒有毒品那麽(me) 嚴(yan) 重,是不是要由政府出麵管製,是一個(ge) 相當敏感的問題。這就是人類對抗糖尿病的第二個(ge) 困境——外部力量無從(cong) 下手。
戶外運動有助減少糖尿病病發
在快速工業(ye) 化之後,糖尿病反而從(cong) 某種程度上變得更偏好窮人—因為(wei) 窮人往往沒有時間鍛煉身體(ti) ,也沒有多餘(yu) 的錢買(mai) 健康的食品,更缺乏充分的健康知識。在美國,低收入人群患糖尿病的概率要比富人高出 26 %。這個(ge) 趨勢在咱們(men) 中國也已經出現了。
這樣一來,在國家和社會(hui) 層麵上,應對糖尿病就成了一個(ge) 比較複雜的公共衛生問題。如果真的出手治理,除了可能幹涉個(ge) 人自由和隱私的問題之外,還多了一層是不是分階層對待、見人下菜碟的嫌疑。
所以說,試圖使用外部力量對抗現代生活方式帶來的糖尿病,真的就成了一個(ge) 比較敏感、難以下手的複雜問題。
出路一:深入的疾病教育
個(ge) 人的意誌品質靠不住,外部力量又比較敏感、不能輕易動用,那是不是說,在對抗糖尿病的道路上,人類隻好舉(ju) 手投降呢?
也不需要如此悲觀。展望未來,我們(men) 還是有很大希望能夠勝利的。希望之路有兩(liang) 條,一條是更深入的疾病教育,另一條是更精細的生活方式管理。先說疾病教育,也就是讓更多人、更早、更全麵的認識到生活方式和糖尿病的關(guan) 係。
對運動有助於(yu) 身體(ti) 健康
拿美國為(wei) 例,在 20 年的高速增長之後,美國的糖尿病得到了顯著的控製。2008 年,美國一年增加了 170 萬(wan) 糖尿病患者;而到 2017 年,這個(ge) 數字下降了 35%。這當然是一個(ge) 巨大的成就,對於(yu) 糖尿病仍處在快速增長期的中國尤其有借鑒意義(yi) 。
在美國的成功經驗中,廣泛的疾病宣傳(chuan) 和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有不少研究證明,接受過疾病教育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聽從(cong) 醫生的指示,更願意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血糖水平也相對更低。
在我們(men) 中國,全國推行的糖尿病防治指南裏,也已經將教育寫(xie) 在了重要的地位。但基於(yu) 糖尿病的普遍性和頑固性,也許在未來,針對糖尿病的疾病教育還需要穿透大街小巷、放進每一台手機、走進中小學甚至幼兒(er) 園裏才行。
出路二:精細化的生活方式管理
這第二條路和技術有關(guan) ,特別是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結合,也許能幫助我們(men) 真正實現自動化、個(ge) 性化的生活方式管理,最終戰勝糖尿病。
做個(ge) 類比的話,現在通用的疾病管理和教育的方式,有點像傳(chuan) 統的門戶網站,會(hui) 幫你挑選重要新聞放在頭條,告訴你應該看什麽(me) 、應該想什麽(me) 。但是未來的疾病管理和教育,應該更像今日頭條,能夠根據你的個(ge) 人情況,有針對性地提供指導。
舉(ju) 一個(ge) 例子,美國 Glooko公司在 2013 年推出了一款能夠記錄患者血糖水平、飲食和運動情況的軟件。這款軟件能夠根據患者的信息給出智能化的提醒,比如什麽(me) 時候該吃藥了、什麽(me) 時候該運動了、最近血糖控製水平如何等等。
臨(lin) 床試驗的結果顯示,使用這款軟件的患者,血糖水平能下降差不多 10 個(ge) 百分點。這是個(ge) 很了不起的結果。要知道,軟件本身既不能強迫你吃藥,也沒法強迫你運動,這10%的降血糖效果,僅(jin) 僅(jin) 是依靠更精細的信息提醒來實現的。
相比讓政府等外部力量介入每個(ge) 人的生活,這種高技術驅動的個(ge) 性化生活方式管理當然會(hui) 讓人舒服和安心得多。
健康均衡飲食降低糖尿病發病風險
“三高”之間的內(nei) 在聯係,說完糖尿病,我們(men) 再把視野擴大一點。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壓,一般被我們(men) 統一稱為(wei) “三高”。目前,它們(men) 都是比較無解的慢性病,嚴(yan) 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遵循解決(jue) 糖尿病的思路,這些麻煩的疾病或許也能找到破解之道。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為(wei) 什麽(me) “三高”經常被並列在一起討論?這三種疾病之間有什麽(me) 聯係嗎?還真有。“三高”之間,存在密切的相互促進的作用。
前麵的課程裏我們(men) 說過,一旦患上糖尿病,出現高血脂和高血壓的概率也會(hui) 大大升高。中國的數據顯示,60%-70%的糖尿病患者會(hui) 出現高血脂,40%-60%的會(hui) 出現高血壓,大大超過了健康人得高血脂和高血壓的概率。
反過來,高血脂和高血壓的病人出現糖尿病的概率,也大大提高了。這種現象本身就意味著,如果一個(ge) 人患上了“三高”之一,很可能會(hui) 逐漸發展成“兩(liang) 高”,甚至“三高”。
為(wei) 什麽(me) “三高”之間會(hui) 相互促進呢?有大量研究都聚焦在這個(ge) 領域。不過在我看來,在具體(ti) 的生物學機理解釋之上,“三高”之間應該還存在更深刻、更普遍的聯係。
因為(wei) 雖然表現不同,但“三高”卻有兩(liang) 個(ge) 共同的風險因素:一是肥胖或者超重;二是缺乏規律的運動。你看,吃得太好、運動太少,這兩(liang) 條都是人類進入現代社會(hui) 之後才普遍出現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