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知識講座 17:公共衛生對人類的健康功不可沒(下)
在上篇我們(men) 提到有效的公共衛生管理可以保證大多數人的利益,公共衛生的存在必要的。那麽(me) 公共衛生的效益又是如何?這些問題我們(men) 會(hui) 在本篇中談到。
公共衛生的效益非即時顯現
政府和公共衛生學者通過多個(ge) 角度推行公共衛生。比如宣傳(chuan) 刷牙、戒煙、洗手、垃圾分類、不隨地吐痰、飲用水加氯消毒、在公共場合放置避孕套發放機。
這些看似很普通的舉(ju) 措,其實都是公共衛生的內(nei) 容。雖然做了這麽(me) 多,公共衛生的效益有的可以立刻讓你感受到,有的可能要到幾年或者幾十年後才顯示出來。
比如刷牙。可能我們(men) 小時候都不愛刷牙。父母就會(hui) 說,不刷牙同學會(hui) 說你口臭,還會(hui) 長齲齒,會(hui) 得牙周炎,以後老了就沒牙了。
疫苗保護人群依靠的是群體(ti) 免疫效應
但是,刷牙這個(ge) 事並不簡單,口腔衛生是公共衛生工作的一個(ge) 主要內(nei) 容。最初主張全民刷牙的是蔣介石的“新生活運動”。根據最新研究顯示,口腔健康與(yu)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等多種疾病有關(guan) ,尤其是心血管疾病。
每天多刷一次牙,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以降低9%。定期看牙醫並且進行專(zhuan) 業(ye) 牙齒清潔的人,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14%。保持口腔清潔,還有利於(yu) 預防老年癡呆症。
所以,現在認真刷牙,不僅(jin) 是為(wei) 了口腔清潔和不得牙病,而且在幾十年後還能帶來更大效益,隻是當下沒有感受到而已。有的效益可能咱們(men) 一輩子也感受不到。比如公共衛生已經消滅的很多烈性疾病,我們(men) 大多是從(cong) 曆史書(shu) 上知道的,包括天花。
這就是公共衛生的第一個(ge) 特點:效益非即時顯現。比如打疫苗。極個(ge) 別人會(hui) 出現疫苗的不良反應,但是不可能因為(wei) 這些極少見的個(ge) 體(ti) 反應,整個(ge) 人群就停止打疫苗。
疫苗保護人群依靠的是群體(ti) 免疫效應。大家都打疫苗,才會(hui) 起到最大保護效益,隻有部分人打則會(hui) 失效。比如麻疹疫苗,隻有在接種率達到90%以上的時候,才會(hui) 對大家集體(ti) 保護。當然,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突破,群體(ti) 利益會(hui) 越來越大,同時個(ge) 體(ti) 風險會(hui) 越來越小。
人類性價比最高的健康工程
治病的代價(jia) 遠遠大於(yu) 預防。比如碘缺乏會(hui) 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也就是“大脖子病”,還會(hui) 引發兒(er) 童呆小症、智力發育缺陷等。
從(cong) 1995年開始,咱們(men) 國家推行含碘鹽,這就是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政策。可能有人說,我就不吃,自己得病我不怕。如果每個(ge) 人都這麽(me) 想,整體(ti) 代價(jia) 就太大了。
得病可能會(hui) 讓家庭失去勞動力,進而陷入貧困。對社會(hui) 而言,得病的人會(hui) 消耗大量醫療資源,很多更嚴(yan) 重病可能會(hui) 因為(wei) 缺乏醫療資源而耽誤救治,社會(hui) 將損失生產(chan) 力。
疾病預防,永遠是性價(jia) 比最高的舉(ju) 措。公共衛生領域還是謠言最多的領域。因為(wei) 短期內(nei) 看不到效益,所以,謠言也就有了立足的空間。還拿含碘鹽來說,有人認為(wei) 補碘補得這些年甲狀腺癌高發了。
補碘和甲狀腺癌並沒有明確的相關(guan) 性。
那麽(me) ,事實呢?我可以告訴你,並不是甲狀腺癌高發了,而是檢測手段靈敏了,也就是發現的多了。補碘和甲狀腺癌並沒有明確的相關(guan) 性。中國75%的地區屬於(yu) 缺碘地區,一旦停止含碘鹽,就會(hui) 重蹈印度的覆轍。
印度就曾經停止推行含碘鹽,導致碘缺乏病又重新出現,國家不得不恢複食鹽加碘。這是前車之鑒。公共衛生的效益,有的咱們(men) 已經看到了,有的可能要等到幾十年後才能看到,有的可能咱們(men) 這輩子永遠也看不到。
最後,我想請你記住這幾組數字:
1979年,人類消滅天花。它是第一個(ge) 在世上絕跡的人類傳(chuan) 染病;
2010年,全世界基本實現使用改良過的飲用水源;
2001年-2013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新發病例減少了38%;
2016年,全球小兒(er) 麻痹症病例隻剩37例,相比1988年的35萬(wan) 例,減少了 99%。
【備注】:以上文字內(nei) 容來自得到APP《 薄世寧·醫學通識五十講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原作者如不願意在本網站刊登內(nei) 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