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知識講座 10:從新角度來看病症(上)
在上一篇文章裏,我們(men) 主要講了代償(chang) 能維持身體(ti) 的各項功能,但是卻難發現病症。接下來我們(men) 將引出一個(ge) 新的概念,在這之前,你肯定聽說過腸道菌群和疾病的關(guan) 係。
比如肥胖。再比如過敏性疾病,包括蕁麻疹、濕疹、哮喘、鼻炎等等。還有焦慮、抑鬱、自閉這些精神問題;類風濕性關(guan) 節炎、紅斑狼瘡這些自身免疫病;甚至癌症,尤其是結腸癌。
這些病都和腸道的細菌息息相關(guan) 。但是,怎麽(me) 理解這些現象的本質呢?人和體(ti) 內(nei) 的細菌是敵對關(guan) 係嗎?應該如何利用這種關(guan) 係,正確認知和治療疾病呢?
這就是今天要講的內(nei) 共生:疾病認知的新角度。內(nei) 共生這個(ge) 概念可能你覺得陌生。但是,內(nei) 共生可是生物進化的關(guan) 鍵一步。可以說,沒有內(nei) 共生就沒有現在的人類。
在上億(yi) 年前的某一天,細胞吞噬了細菌。吃進去不要緊,兩(liang) 個(ge) 小夥(huo) 伴同時發現“搭夥(huo) 過日子”最經濟、最有效率。隨著億(yi) 萬(wan) 年的進化,細菌慢慢就演變成了細胞裏的關(guan) 鍵物質:線粒體(ti) 。
我們(men) 知道,細胞生存和複製都需要能量,而線粒體(ti) 就是能量來源。線粒體(ti) 好比是一個(ge) 發電廠,發電廠可以把煤轉化為(wei) 電。
線粒體(ti) 可以把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這些營養(yang) 物質轉化為(wei) 細胞可以利用的能量形式:ATP。這樣生命才有了能量,進化才有了能量來源。
細菌繁殖示意圖
這樣一來,細菌得到了營養(yang) ,又把營養(yang) 變成能量來供應細胞,何樂(le) 而不為(wei) 呢?這就是內(nei) 共生。在我看來,用內(nei) 共生來解釋細胞和它內(nei) 部細菌關(guan) 係,隻是一種狹義(yi) 的理解。
從(cong) 一個(ge) 更深更廣的角度來看,人類和體(ti) 內(nei) 的細菌更是構成了一種內(nei) 共生體(ti) 係,這才是廣義(yi) 的內(nei) 共生。
打破內(nei) 共生就會(hui) 帶來很多病,如果可以巧妙地利用和恢複內(nei) 共生,也可以讓很多病得到緩解或治愈。所以,內(nei) 共生就是這麽(me) 重要。
接下來,我帶你從(cong) 三個(ge) 層麵展開理解內(nei) 共生與(yu) 人類疾病。
相愛相殺,互惠互利
我先問你一個(ge) 問題:人體(ti) 哪些部位有細菌呢?我猜你肯定會(hui) 說,腸道、口腔、鼻腔、皮膚、陰道,甚至上呼吸道都有細菌。
但是,這隻說對了一半。最新研究表明,健康人的血液裏有細菌、眼睛表麵有細菌、女生的輸卵管、子宮和盆腔裏都有細菌。甚至在以前咱們(men) 認為(wei) 絕對無菌的大腦裏,現在也發現了細菌。而且這些細菌並沒有影響到人的健康。
我推測,人體(ti) 所有器官裏都有常駐的細菌或者比細菌更小的微生物,隻是現有的技術手段沒有檢測到而已,但是沒發現不代表沒有。
我再問你第二個(ge) 問題:人體(ti) 有多少細菌呢?不計其數。情侶(lv) 間一次接吻就可以交換8000萬(wan) 個(ge) 口腔細菌。
腸道內(nei) 細菌最多,有上千種,總數大約100萬(wan) 億(yi) 。這個(ge) 數字是全球總人口的1萬(wan) 3千多倍。如果把這些細菌一個(ge) 挨一個(ge) 地排好隊,總長度可以繞地球兩(liang) 圈。所以,可以把人體(ti) 當成一個(ge) 細菌星球。
既然人體(ti) 內(nei) 有這麽(me) 多常駐細菌還可以和平共處,那麽(me) 人和這些細菌從(cong) 來就不隻是敵對關(guan) 係,而是內(nei) 共生。這是咱們(men) 今天要說的第一個(ge) 層麵。這種內(nei) 共生關(guan) 係就是:相愛相殺,互惠互利。
人給細菌提供了營養(yang) 和生存環境,但是細菌也不“白吃”,它會(hui) 從(cong) 幾個(ge) 方麵反哺它賴以生存的人體(ti) 。
首先是免疫屏障。
每個(ge) 部位的細菌都有領地觀念,也就是“這塊地兒(er) 我占了”,其他的細菌或者微生物別想來搗亂(luan) 。這樣,間接地保護了咱們(men) 不受有害菌的感染,我們(men) 把這種現象叫做免疫屏障。
細菌帶有免疫屏障
比如,小白鼠的眼結膜上“駐紮”著一種細菌——乳腺炎棒狀杆菌。這種細菌不引起任何症狀,但是它可以刺激白細胞在眼淚中釋放殺菌物質,這樣就可以抵禦其他引起結膜炎的有害菌了。
其次,細菌會(hui) 合成化學物質,幫助人體(ti) 完成生理功能。
比如5-羥色胺是讓人產(chan) 生快樂(le) 的物質。但是你一定想不到,人體(ti) 自身合成的5-羥色胺隻占總量的5%,另外95%是由細菌合成的。
最後,細菌培養(yang) 出了強大的人體(ti) 免疫。
比如腸道。為(wei) 了和細菌作戰,人體(ti) 給腸道配備了最王牌的部隊。有七成以上的免疫細胞集中在腸道,包括巨噬細胞、T細胞、NK細胞、B細胞;還有七成以上的免疫球蛋白A(IgA)是由腸道製造的。
可以說腸道是人的免疫係統和細菌作戰的最大戰場。不停地鬥鬥鬥,打打殺殺,這個(ge) 過程就像不停地給咱們(men) “打疫苗”,鍛煉咱們(men) 的免疫力。沒有對抗就沒有和平,這是生物界的規律。
所以,人和細菌的內(nei) 共生關(guan) 係可以總結為(wei) :細菌可以幫助人類抵禦其他有害菌的攻擊,可以鍛煉人體(ti) 的免疫係統,還會(hui) 幫助人體(ti) 合成生理功能必須的一些關(guan) 鍵物質。
【備注】:以上文字內(nei) 容來自得到APP《 薄世寧·醫學通識五十講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原作者如不願意在本網站刊登內(nei) 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