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知識講座 05:醫生和病人,是合作關係(下)
之前我說醫患之間不是甲方乙方,而是聯盟,那麽(me) 這個(ge) 聯盟有何種意義(yi) 呢?
病人在聯盟關係中有巨大貢獻
先講一種病,慢性心衰。也就是心髒功能逐漸衰竭,病人的生存質量越來越差。到最後,甚至連平躺都成了奢望。
想要治愈隻能心髒移植。全球每年有約100萬(wan) 嚴(yan) 重的心衰患者,需要進行心髒移植手術。但是,哪有那麽(me) 多供體(ti) 給病人呢?
所以為(wei) 了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美國的醫生們(men) 最先研發出了人工心髒。在找到合適的心髒供體(ti) 之前,代替心髒工作。
1982年12月2日,61歲的患者克拉克(Barney Clark)第一個(ge) 走上手術台。
手術做得非常成功,但是效果卻不理想。
術後,克拉克身上插滿了各種管子,胃管、尿管、引流管。
更痛苦的是,有兩(liang) 條2米多長的軟管子,從(cong) 他脖子兩(liang) 側(ce) 的大血管一直連到體(ti) 外的一個(ge) 機器上,這個(ge) 機器就是空氣壓縮機,它負責驅動血液。
但是最後,克拉克的器官還是全部衰竭了。
他經受了112天的痛苦,最終還是沒能活下來。其實,如果不做這個(ge) 手術,有可能他會(hui) 活得更久。
估計你會(hui) 想,這是個(ge) 什麽(me) 狗屁手術,這不是忽悠病人嗎?還真不是。
醫學的進步,同樣有無數病人的生命和信任
手術之前,克拉克很清楚第一例手術不會(hui) 太成熟。不做手術,這個(ge) 爛心髒還可以湊合著用一段時間。做了手術,就可能是痛苦和死亡。
但是,最終他還是選擇了手術。他說了一句話,“隻願醫生經此獲得的經驗,在未來可能用於(yu) 拯救他人”。
在以前,所有醫學的進步都強調醫生的權威和努力。
醫生不僅(jin) 是技術權威,還是道德權威。但是,這不是事實。
醫學的進步,同樣有無數病人的生命和信任。
病人在醫療過程中同樣具有主動性和貢獻。就像在聯盟內(nei) 部,每個(ge) 合作夥(huo) 伴都是主動的貢獻者。
每個(ge) 新藥到了最後階段,都要有病人做人體(ti) 試驗,病人用人體(ti) 來驗證這個(ge) 藥的療效和安全。
幾乎每一項大手術最早期實施階段,都要有病人犧牲。病人的犧牲加上醫生的堅持和努力,才讓每項治療逐漸地接近完美。
麵對醫學,患者從(cong) 來不是被動的,而是做了非常大的貢獻,隻是這一點經常被忽略。
說回人工心髒這個(ge) 技術。
第一例手術,克拉克躺在病床上痛苦地活了112天。但是,緊接著一例一例的病人上了手術台。
今天,這項技術已經成為(wei) 等待移植之前的一項關(guan) 鍵技術,甚至有人可以背著人工心髒打球、跑步、開車。有存活時間最長的病例報道,存活期已經達到十幾年。
中國神經外科的開拓者和創始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忠誠說過,“病人對我們(men) 的成長做出了很大貢獻”。
承認醫生和病人都有貢獻,是理解聯盟關(guan) 係的第一個(ge) 層麵。
雙方優勢互補,共同決策
聯盟關(guan) 係的第二個(ge) 層麵,是承認雙方各有優(you) 勢,並認可聯合這些優(you) 勢,可以起到最好的效果。
醫生具有技術優(you) 勢,掌握診斷技術、病因、預後(預測疾病的可能病程和結局)、治療方案及預防策略。
患者的優(you) 勢在於(yu) 提供治療的體(ti) 會(hui) 、本人生活習(xi) 慣,以及其他有助於(yu) 診斷和治療的關(guan) 鍵信息。
所以,在疾病尤其是複雜疾病麵前,醫患雙方優(you) 勢互補,共同決(jue) 策,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我治療過一個(ge) 35歲羊水栓塞的產(chan) 婦。
她在手術台上心跳停了9次,送到ICU的時候全部髒器都衰竭了。在接下來的半小時裏,心跳又停了4次。血壓、凝血都垮了,呼吸、腎髒等全部器官都衰竭了。
文獻記載,羊水栓塞的死亡率在80%以上,這個(ge) 病人又在羊水栓塞的基礎上合並了多器官衰竭。她的死亡率幾乎100%。
這個(ge) 時候,病人又發生了嚴(yan) 重的腦水腫,也就是腦組織腫脹。如果繼續進展,結果很快就是腦疝和死亡。
我的判斷是如果給病人做CRRT,也就是用一台機器清除體(ti) 內(nei) 的毒素,脫水,肯定對腦水腫有利,能救命。
但是這個(ge) 病人嚴(yan) 重休克,心跳停了幾次,隨時有可能再停。
醫生和患者應該共同決(jue) 策,共擔風險,共同往前走
而且身上每一個(ge) 針眼都在滲血,一旦穿刺失敗,病人會(hui) 大出血而死。或者CRRT機器運轉起來,血壓替代循環也可能會(hui) 垮,病人也會(hui) 死。
我沒有百分之百的勝算,我還有一百個(ge) 理由不去做冒險的操作。
但是,這個(ge) 冒險是她此時唯一的生路。
我把產(chan) 婦的丈夫叫來和他一起分析病情。
他隻說了一句話,“我們(men) 走了很多醫院,這麽(me) 嚴(yan) 重的情況沒人敢收。所以我完全相信你。我隻問你一句話,如果這是你的家人,你做還是不做”?
結果是我給病人做了CRRT。第二天病人就醒了,過了幾天,她痊愈出院了。
所以,醫患聯盟的第二個(ge) 層麵就是醫學永遠麵臨(lin) 很多決(jue) 策,不存在完全的對與(yu) 錯,至少在目前的條件下,很難判斷正確與(yu) 否。
這個(ge) 時候,醫生和患者應該共同決(jue) 策,共擔風險,共同往前走。
作為(wei) 醫生,我最喜歡聽的一句話是病人說,我相信你,我們(men) 一起努力。
我也相信,病人家屬最喜歡聽的一句話是醫生說,如果這個(ge) 病人是我的家人,我會(hui) 選擇怎麽(me) 做。
因為(wei) 在疾病麵前,醫生和病人是協同作戰的聯盟。
【備注】:以上文字內(nei) 容來自得到APP《薄世寧·醫學通識五十講》,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原作者如不願意在本網站刊登內(nei) 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