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知識講座 09:如何才能控製癌症的發展?(下)
上文我們(men) 剛講到了“同病異治,異病同治”,那麽(me) 是什麽(me) 意思呢?
這兩(liang) 個(ge) 概念是從(cong) 中醫來的,說的就是有時候看起來同一種病是不同的原因引起的,所以要區別對待;有時候看起來完全不同的病反而是同一個(ge) 原因,所以可以用一個(ge) 辦法處理。
在人類對抗癌症的道路上,還真有希望把這兩(liang) 個(ge) 概念落到細節上,真正利用對癌症生物學的理解,對癌症做到同病異治、異病同治。
比如說,同樣是非小細胞肺癌,到底是哪種基因突變引起的,是EGFR還是ALK,會(hui) 直接影響到藥物選擇和治療方案的設計,這不就是同病異治麽(me) ?
正常的肺和肺癌的差別
反過來,不同部位的癌症,管他是肺癌還是黑色素瘤,可能都是通過猛踩PD1刹車來逃避免疫係統的追殺的,那用上之前提過的歐狄沃和可瑞達應該都管用,這不就是異病同治麽(me) ?
追蹤治療:變成慢性病不是夢
討論到這裏,我們(men) 假設醫生們(men) 已經給癌症患者設計好了很合理的治療方案,你以為(wei) 戰爭(zheng) 已經結束了。其實恰恰相反,對抗癌症的戰爭(zheng) 才剛剛開始。
不管在製定初始治療方案的時候考慮了再多的因素,醫生們(men) 也必須接受一個(ge) 很讓人不舒服的事實。那就是在絕大多數時候,癌症的初始治療方案或早或晚是一定會(hui) 失效的。
這是為(wei) 什麽(me) 呢?因為(wei) 癌細胞自身有極強的變異能力。我們(men) 說過,癌症之所以難以根除,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似乎總是能通過基因突變繞過任何一種治療方案,產(chan) 生耐藥性,重新生長出來。
所以,癌症治療不是速戰速決(jue) 的格鬥或者戰役,而是一場漫長的戰爭(zheng) 。在這樣的思路下,你就會(hui) 知道,初始治療不是終點。
之後,醫生必須持續地追蹤治療效果,根據結果不斷地調整修正最初的治療方案,才能持續殺傷(shang) 癌細胞。
對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就是一個(ge) 特別好的案例。
對於(yu) 存在EGFR突變的患者來說,用上精確打擊這種基因突變的靶向藥物,比如我們(men) 講到過的易瑞沙,效果往往是非常驚人的,腫瘤會(hui) 快速縮小甚至消失。
但是也許過不了幾個(ge) 月,攜帶耐藥基因突變的癌細胞就會(hui) 卷土重來,這時候易瑞沙就沒有用了。換句話說,初始治療方案必須動態調整。
那到底怎麽(me) 調整、什麽(me) 時候調整呢?對癌症基因突變的隨時檢測,新藥的持續開發,治療方案的靈活調整,這三者需要緊密地結合起來,形成整個(ge) 醫療產(chan) 業(ye) 鏈的大閉環。
具體(ti) 來說,診斷行業(ye) 需要在整個(ge) 治療過程裏,經常通過對患者的血液做基因檢測,看看癌細胞什麽(me) 時候重新出現,出現了什麽(me) 新的基因突變;
藥廠要積極地根據這些新的基因突變開發新的靶向藥物精確殺傷(shang) 癌細胞;最後醫生們(men) 還要結合檢測結果和新藥開發的進度,隨時調整治療方案,對新出現的癌細胞開展新一輪的打擊。
單就非小細胞肺癌的案例來說,患者在用了易瑞沙並且產(chan) 生耐藥性之後,如果改用泰瑞沙,可以再延長一年的壽命。
在我看來,未來甚至會(hui) 出現這麽(me) 一種場麵:雖然任何一輪治療方案都沒辦法靠自己徹底根治癌症,但是因為(wei) 基因檢測、新藥研發、臨(lin) 床治療這個(ge) 大閉環的快速推動,也許在新一輪癌細胞出現的時候,新一輪治療方案就被設計開發出來了。
隻要治療方案的進化比癌症的變異跑得快,人類的能力將永遠蓋過癌細胞一頭,我們(men) 就能把癌症徹底變成一種慢性病!
總結
這一講我們(men) 講了癌症治療方案正在發生一場“從(cong) 一次治療到終身管理”的革命。如何製定出最有效的治療方案?
首先,初始方案要徹底個(ge) 性化,實現“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其次,在持續追蹤時,新一輪的治療方案要比新一輪癌細胞來得快。這樣,癌症也許真的能變成可以控製的慢性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