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早期預防:這些情況下需要進行乳腺X線檢查
定期進行乳腺X線檢查的目的主要是早期發現乳腺癌。 每位年齡在35歲~40歲之間的婦女都應該做一次乳房X線檢查,以比較未來的乳房X線檢查,以比較其中的變化。
40-49歲的女性每隔一年做一次,50歲以上需要每年檢查一次。乳腺癌的普查仍以臨(lin) 床研究檢查及彩超檢查學生為(wei) 主,但為(wei) 了不遺漏早期病例,當遇到以下基本情況時,要考慮進行定期乳腺線檢查。
日本高級體(ti) 檢 女性診察室
(1) 35歲以上有乳腺癌家族史。
(2)高齡(35歲以上)初產(chan) 或從(cong) 未進行生育的婦女。
(3)曾患乳腺良性病變的婦女(例如良性腫瘤、乳腺增生等 )。
(4)臨(lin) 床或彩超檢查懷疑有病變者。
(5)絕經晚(> 55歲)的婦女。
(6)乳房較大,臨(lin) 床觸診不滿意者。
由於(yu) X線檢查畢竟有一定的輻射損傷(shang) ,所以定期對乳房進行X線檢查不宜過於(yu) 頻繁,其間隔時間一般為(wei) 1~2年。
哪些情況不能進行乳腺X線檢查?
乳腺X線攝影沒有特殊的禁忌證,一般對年齡在30歲以下的女性或致密型乳房,X線檢查不易檢出腫塊,一般不建議采用。
此外,對於(yu) 腫塊巨大或相對於(yu) 乳房、腫塊偏大者,乳房破潰者,妊娠哺乳期的患者、炎性腫塊、男性乳房異常發育症或男子乳腺癌患者亦應慎用Ⅹ線檢查。
距上次乳房Ⅹ線檢查時間尚不足3個(ge) 月者,最好選用其他檢查方法,以免短時間內(nei) 接受過多的X線。乳腺癌術後安裝假體(ti) 者,亦不宜用X線檢查,避免在擠壓過程中造成假體(ti) 破裂,應選用其他影像檢查。
正常的鉬靶X線是什麽樣子的?
正常乳腺除乳頭、皮膚外,主要由一個(ge) 乳腺導管、腺體(ti) 及間質(包括纖維組織、脂肪、血管及周圍淋巴管等)三部分組成。
日本體(ti) 檢醫院 乳腺鉬靶治療儀(yi) 器
在X線片上正常乳腺表現為(wei) 圓錐形,各種解剖結構在質地優(you) 良且有足夠脂肪襯托的X線片上一般均可一一見到。
(1)乳頭位於(yu) 錐形乳房頂端和乳暈中心。在X線膠片上呈勃起形態,扁平或稍微內(nei) 陷而沒有任何病理意義(yi) 。它的大小隨年齡、乳房的發育及經產(chan) 情況不同而異。一般來說,雙側(ce) 對稱。
(2)乳暈呈盤狀,位於(yu) 乳頭四周,乳暈區皮膚厚度一般約為(wei) 1~5mm,其表麵分析可見微小的突起。
(3)皮膚覆蓋整個(ge) 乳房表麵,有均勻厚度的線性陰影,平均約1mm。如有局限性的變薄或增厚,則應引起注意是否為(wei) 病理性改變。
(4)皮下脂肪層表現為(wei) 皮膚與(yu) 腺體(ti) 之間寬度約為(wei) 0.5~2.5mm的高度透亮帶,青年女性較薄,老年女性較厚。由此也可以看出一點點纖細和輕密度陰影線,交織成網狀。
(5)乳腺導管中較大的乳腺導管在X線片上表現為(wei) 乳頭下方呈放射狀陰影,常被稱為(wei) “乳腺小梁”。
(6)乳後間隙表現為(wei) 側(ce) 位片上乳腺組織與(yu) 胸壁之間的透亮線,其寬度一般不超過5mm。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