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知識講座 42 :大規模傳染病的控製原則是什麽?(下)
上文我們(men) 講了1910年的一種新型鼠疫,在人和人之間經過呼吸道傳(chuan) 播,並且傳(chuan) 染了很多人,那麽(me) 伍連德用了什麽(me) 方法呢?
這就是這節課要說的大規模傳(chuan) 染病的控製原則:管理傳(chuan) 染源,切斷傳(chuan) 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肺鼠疫的傳(chuan) 染源,就是感染了鼠疫的病人或者屍體(ti) 。傳(chuan) 播途徑就是呼吸道傳(chuan) 播,通過空氣、飛沫傳(chuan) 播。
什麽(me) 是肺鼠疫的易感人群呢?在當時沒有疫苗,所以無論老人、兒(er) 童還是成年人,隻要是接觸到病人,那就都容易被感染。所以,當時所有的中國人都是易感人群。
大規模傳染病的控製原則
當時,無論是百姓還是行政長官,對於(yu) 傳(chuan) 染病控製幾乎一無所知。
老百姓隻知道發生了瘟疫,所以就是逃離。家裏有了病人,卻隱瞞不報,或者到了晚上偷偷地把病危的病人扔在街上。所以,很多屍體(ti) 被發現的時候,雙手蜷在胸前,保持著一個(ge) 取暖的姿勢。
當時的防疫之難可想而知。伍連德讓士兵挨家挨戶搜查,一旦發現病人,立刻送到防疫醫院,房屋用生硫磺和石炭酸消毒。
他克服重重阻力焚燒屍體(ti) 。先是用炸藥爆破、挖坑。然後按照每百個(ge) 屍體(ti) 10加侖(lun) 的標準澆上煤油,對屍體(ti) 進行焚燒、掩埋。這就是管理傳(chuan) 染源。
怎麽切斷傳播途徑呢?
既然肺鼠疫是人和人之間呼吸道傳(chuan) 播,所以必須減少人員流動並且采取隔離。
他從(cong) 長春抽調1160名士兵進行交通管製,任何人都不可能穿越封鎖線。日本控製的南滿鐵路,俄國控製的東(dong) 清鐵路相繼停駛。伍連德在山海關(guan) 設立檢疫所,凡是經此南下的旅客都要停留5天,觀察有沒有得病。
在哈爾濱,伍連德設計了一種簡易的雙層紗布囊口罩,在兩(liang) 層紗布中間放一塊吸水藥棉,戴上它就可以阻斷呼吸道傳(chuan) 播。關(guan) 鍵是這種口罩成本極低,易推行。
疫情期間需要加大力度生產(chan) 口罩
同時,他又按照病情分為(wei) 疫症院、輕病院、疑似病院幾種。為(wei) 不同病情的病人進行治療的同時,還防止了交叉感染。
管理了傳(chuan) 染源,切斷了傳(chuan) 播途徑,自然也就保護了易感人群。在這種科學、規範的防控措施下,在短短不到4個(ge) 月的時間,死亡人數就下降到0。
1911年3月1日,當鼠疫死亡人數零報告的時候,防疫總部內(nei) 一片沸騰。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學手段,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成功控製傳(chuan) 染病的典範。
這次鼠疫犧牲了6萬(wan) 人的生命,但是在當時的中國,這已經是個(ge) 奇跡了。要知道歐洲三年鼠疫,犧牲了2500萬(wan) 人。
一個(ge) 月後,“萬(wan) 國鼠疫研究會(hui) ”在奉天(沈陽)召開,11個(ge) 國家的代表出席大會(hui) ,伍連德任大會(hui) 主席。這是中國曆史上在本土舉(ju) 辦的第一次真正意義(yi) 上的世界學術會(hui) 議。伍連德以發現肺鼠疫,戰勝鼠疫,揚名天下。
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zheng) 爆發,伍連德在上海的家被炸毀,他回到馬來西亞(ya) 。1960年1月21日,伍連德因為(wei) 心髒病去世。伍連德用肉身之軀,阻遏了中國鼠疫爆發,他是中國檢疫防疫的先驅者之一。
接下來,我們(men) 通過這個(ge) 案例,分析一下對於(yu) 不明原因、烈性、極速擴散的傳(chuan) 染病的群體(ti) 防控特點。
防控不以明確傳染源為前提
治療普通疾病,首先要了解準確的病因、病原體(ti) 、發病機製。機製研究得越透徹,治療效果也就越好。
但是,突如其來的烈性傳(chuan) 染病不同。在烈性傳(chuan) 染病麵前,如果能迅速找到病原體(ti) ,無疑對於(yu) 整個(ge) 疫情的控製都是非常有利的。伍連德第一時間找到了鼠疫杆菌,這也是不幸中的萬(wan) 幸。
但是,如果在瘟疫早期病原體(ti) 不明,或者遇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傳(chuan) 染病怎麽(me) 辦?比如中國2003年的非典。在早期我們(men) 不知道這種病的病原體(ti) 。到底是細菌還是病毒?如果是病毒,是什麽(me) 類型的病毒?
在病原體(ti) 不明的情況下怎麽(me) 辦?不能等。防控的第一個(ge) 層麵:對於(yu) 大規模原因不明的傳(chuan) 染病防控,不能以了解病原體(ti) 為(wei) 必須前提。應該迅速判斷疾病的性質和導致的危害。
搞清楚病原體(ti) 可能對什麽(me) 敏感,對什麽(me) 不敏感。迅速判斷傳(chuan) 播途徑,是飛沫傳(chuan) 播,還是經過水係或者消化道傳(chuan) 染。
了解傳(chuan) 播途徑之後,才可能製定針對性的措施。如果是飛沫、呼吸道傳(chuan) 播,那麽(me) 就應該像伍連德的案例一樣,按照呼吸道傳(chuan) 染病進行管理。
了解了疫情的傳(chuan) 播途徑後,就可以製定出有針對性的措施
如果是水係汙染導致的消化道傳(chuan) 染病,比如霍亂(luan) ,那麽(me) 防控重點就應該是處理飲用水、垃圾、糞便,管理食品與(yu) 河道排放等等。
傳(chuan) 播途徑不同,群體(ti) 防控的重點也不同。一旦明確傳(chuan) 播途徑,就到了防控的第二個(ge) 層麵:迅速進行科學的防控措施,為(wei) 治療爭(zheng) 取時間。群體(ti) 利益為(wei) 主,群體(ti) 利益和個(ge) 體(ti) 利益兼顧。
病原體(ti) 不明的情況下,或者在伍連德的案例中,即便知道了是鼠疫,但是當時沒有特效的藥物怎麽(me) 辦?不能等。按照群體(ti) 防控的措施:管理傳(chuan) 染源,切斷傳(chuan) 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將不同病情的病人,也就是可疑感染者、感染者和嚴(yan) 重病情的病人,進行隔離分類治療。這既避免了疫情擴大,保護了其他人群,也能對感染者進行悉心治療,同時體(ti) 現出醫學在重大疫情麵前的關(guan) 愛和救護。
伍連德醫生當時采用的防控措施,在今天依然適用於(yu) 各種烈性傳(chuan) 染病的控製,中國公共衛生管理部門已經具備了豐(feng) 富經驗。
近年來,非洲埃博拉疫情爆發,中國政府派遣公共衛生管理人員和醫生遠赴非洲協助瘟疫控製。我們(men) 科就有一位醫生被派遣去了非洲,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伍連德是我最敬重的醫生,他是馬來西亞(ya) 華僑(qiao) ,但是他直到離世都在說,“我是個(ge) 中國人”。
他說過:我曾經將我的大半生奉獻給古老的中國。從(cong) 清朝末年到民國建立,直到國民黨(dang) 統治崩潰,那一切在許多人的腦海裏記憶猶新。
中國是個(ge) 有五千年曆史的偉(wei) 大文明古國,曆經世世代代的興(xing) 衰榮辱,才取得了今天的地位,我衷心地希望她能更加繁榮昌盛。
【備注】:以上文字內(nei) 容來自得到 APP《 薄世寧·醫學通識五十講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原作者如不願意在本網站刊登內(nei) 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