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腦血管狹窄後需要進行治療嗎?
有個(ge) 患者去醫院看醫生後問:今年42歲,平時身體(ti) 很好,前段時間體(ti) 檢發現右側(ce) 頸內(nei) 動脈狹窄30%,做了頭顱MRI,並沒有發現異常。擔心會(hui) 不會(hui) 中風,需要治療嗎?那麽(me) 出現腦血管狹窄後需要治療嗎?
動脈狹窄程度有哪些分類?
我們(men) 首先需要了解大腦的血液供應是如何運轉的。 我們(men) 的大腦有兩(liang) 組相互配合提供血液的血管係統,即頸內(nei) 動脈係統(前循環)和椎基底動脈係統(後循環),它們(men) 分別供應我們(men) 大腦的前部和後部。
這兩(liang) 組血管之間有一種類似交通十字路口的血管連接,以確保整個(ge) 大腦的血液供應。
頭部血管狹窄會(hui) 引發一係列的疾病
因為(wei) 我們(men) 的大腦組織幾乎沒有能源儲(chu) 備,這就需要源源不斷的血液提供充足的氧氣和養(yang) 料。如果腦血管係統狹窄導致大腦供血不能滿足腦組織的需求,就會(hui) 因為(wei) 缺血缺氧而造成腦組織損傷(shang) 和壞死。
動脈狹窄為(wei) 輕度(50%以下)、中等(50%-69%)和重度(70%以上),頭部輕度狹窄並不會(hui) 影響血流動力,一般也不會(hui) 引起腦組織損傷(shang) 。中度特別是重度狹窄會(hui) 明顯改變血流的動力,從(cong) 而影響血液供應。
發現腦血管狹窄應該怎麽處理?
我們(men) 先要看腦血管出現狹窄後有沒有出現一些不可逆的後果,如果這根腦動脈狹窄後導致其供血出現短暫性腦缺血,或者出現一種永久性腦缺血(腦梗死),就稱為(wei) 有症狀的腦血管狹窄。
如果沒有這些症狀,就稱為(wei) 無症狀腦血管狹窄。兩(liang) 者的幹預原則有所不同。
這位患者檢查後發現右頸內(nei) 動脈狹窄30%,但無臨(lin) 床症狀,也沒有影像學異常,是無症狀腦血管狹窄,而且是輕度的。
所有的無症狀性腦血管狹窄(顱內(nei) 動脈、顱外頸動脈、椎動脈、鎖骨下動脈或頭臂動脈)首先要控製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如限酒戒煙、控製體(ti) 重、適當運動、健康飲食等。
血管狹窄會(hui) 導致血液流動速度下降
醫生會(hui) 根據脈血管狹窄的不同程度給予不同治療方式,根據目前國內(nei) 外的研究提供的證據、指南,有如下建議:
1、腦血管狹窄超過50%時,主張降脂藥+抗血小板製劑,不論是否血脂正常,這種治療會(hui) 使低密度脂蛋白(LDL),控製在1.8毫摩爾以下。
2、腦血管狹窄若在50%以下:①如果患者血脂水平正常,是否可以用降脂藥,應綜合考慮;②是否用抗血小板藥物製劑,應個(ge) 體(ti) 化進行考慮。
3、如果由於(yu) 血管內(nei) 斑塊所導致的腦血管狹窄。會(hui) 選擇降脂藥並加上抗血小板製劑,無論血脂正常與(yu) 否,用藥後控製低密度脂蛋白在1.8mmoL以下或至少降低50%
4、如果症狀僅(jin) 表現動脈內(nei) 膜增厚:①如血脂正常,不推薦藥物治療; ②一般也不推薦使用抗血小板藥物。
隨著中醫學近些年的飛速發展,雖然存在不少中藥具有可以活血化瘀的作用,但患者的血管狹窄各有自己不同病因,無論是長期運用中國傳(chuan) 統中藥或西藥,都主張定期到醫院隨訪,了解腦血管狹窄的變化,以及藥物不良反應的監測。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