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鏡:消化道疾病最重要的檢查項目
很多人都聽說過胃鏡檢查,印象中都是胃部不適比較嚴(yan) 重的人或體(ti) 檢時才會(hui) 去檢查,而且很痛苦。其實對於(yu) 胃鏡檢查的方式、作用和好處有足夠的了解,有效的認知可以消除不少心理上的焦慮和痛苦。
什麽是胃鏡?如何檢查?
胃鏡 Gastroscope,借助一條纖細、柔軟的管子伸入胃中,醫生可以直接觀察食道、胃、十二指腸的內(nei) 部情況,尤其對微小和早期的病變有最直觀的判斷。

胃鏡管前端裝有內(nei) 視鏡,由光源器所發出強光,經光纖使其轉彎,讓醫生從(cong) 另一端顯示屏幕上清楚地觀察上消化道內(nei) 各部位的狀況。必要時,可由胃鏡上的小孔伸入夾子取細胞切片檢查(活檢)。
日本醫生最先發明改進胃鏡技術和設備
1868年 ,德國醫生庫斯莫爾受江湖藝人吞劍的啟發,發明庫斯莫爾管,其實就是一細根長金屬管,末端裝有鏡子。但因此方法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不久就被棄用。

1950年,一直致力癌症的早期發現和治療的日本醫生,宇治達郎(1919--1980)克服製造成本和技術困難,成功發明和改進了現代軟式胃鏡的雛形——胃內(nei) 照相機,給世界醫學界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

上消化道疾病的首選檢查方法
比起其他外部檢查方法,胃鏡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上消化道各類疾病檢查方法。從(cong) 胃炎、胃竇炎、胃潰瘍等,有幽門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部疾病,到十二指腸癌、胃癌、食道癌,胃鏡都可以讓醫生用肉眼或細胞取樣活檢等方法來準確判斷。
胃鏡發明人 宇治達郎
宇治達郎(1919--1980)
尤其是對於(yu) 常常胃部不適,和40-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每年體(ti) 檢時定期做胃鏡檢查,是防止上消化道重大疾病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鼻腔進入式胃鏡
中國國內(nei) 普遍采用的胃鏡設備是口腔進入式,胃鏡軟管直徑較粗,通過咽喉敏感處,容易產(chan) 生嘔吐感,讓不少人對胃鏡有恐懼感。不少檢查者會(hui) 選擇全身麻醉的無痛方法,但麻醉劑畢竟對人體(ti) 神經係統有損傷(shang) 。

其實檢查時,隻要放鬆、正確而有節奏的呼吸就能有效緩解不適,對於(yu) 胃鏡檢查的方式、作用和好處有足夠的了解,有效的認知可以消除不少心理上的焦慮和痛苦。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醫療內(nei) 窺鏡技術的國家,目前日本體(ti) 檢的胃鏡都已經采用鼻腔進入式設備,內(nei) 窺鏡管較細,比小拇指還略細一點。
胃鏡前8小時內(nei) 不能進食。檢查時先喝了一杯用於(yu) 消除胃部氣泡的藥水,然後在鼻腔中滴入一些幫助通氣的藥物,選擇比較通暢的一側(ce) 滴入麻醉液,麻醉液會(hui) 順著鼻孔流入到口中,需要咽下去,減少咽喉敏感反應,之後放內(nei) 窺鏡管子的時候就不會(hui) 很難受。

醫生會(hui) 慢慢將內(nei) 窺鏡管子放入鼻腔,然後再深入到食道和胃部,他會(hui) 將內(nei) 窺鏡先放入最深的十二指腸部位,然後從(cong) 深到淺慢慢檢查。
總體(ti) 來說,消化道內(nei) 部應該是光滑的,如果遇到異物,就會(hui) 用內(nei) 窺鏡頭部微型噴嘴噴水,確定是消化道內(nei) 長出來的東(dong) 西,比如息肉,還是粘在內(nei) 壁上未消化的食物。看不清楚時,還會(hui) 噴灑碘酒染色,如果發現什麽(me) 問題,醫生會(hui) 用頭部微型設備取樣,隨後化驗檢查。整個(ge) 過程大概20-30分鍾左右,內(nei) 窺鏡會(hui) 拍攝大量照片以便時候再二次觀察確認。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