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髒病科普 06:人類和心血管疾病的核心戰略(上)
醫院內(nei) 部有一些微信群,用來管理患者的隨訪複查。那麽(me) 患者最關(guan) 心什麽(me) 類型的問題呢?出於(yu) 好奇心,我曾經統計過所有患者關(guan) 心的問題,根據不同角度,給它們(men) 劃分種類。其中有一個(ge) 重要分類就是:當下問題、誘因問題、結局問題,和全貌問題。
結果,在一年隨訪的4700個(ge) 患者中,一共有117500個(ge) 問題。其中63.6%是當下問題,11%是誘因問題,25%是結局問題,隻有不到0.4%是全貌問題。病人對待自己的疾病,不可謂不關(guan) 心了。即便如此,也隻有極少數人會(hui) 關(guan) 注到問題的全局。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要想理解人類與(yu) 心血管疾病這場戰爭(zheng) ,我們(men) 一定要先從(cong) 戰略層麵來看看,什麽(me) 是心血管疾病的整體(ti) 治療思路。
一、核心戰略:打斷事件鏈
總的來說,心血管疾病按照能不能治療,可以分為(wei) 三大類。
1. 治得了,能根治,沒有後顧之憂;2. 能治,但不能根治,需要長期控製;3. 基本治不了,隻能延緩它的腳步。
治得了的這一類,治療思路比較簡單,就兩(liang) 個(ge) 字——替代,即各種人工替代。治不了的這一類呢?治療思路比較零碎,而且沒有特別成功的借鑒,我就不詳細說了。
這一講,我們(men) 重點了解一下醫生對能治,但不能根治,需要長期控製的這類疾病的治療思路。
心腦血管患者需要按時去醫院複查
首先,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心血管疾病發展的全貌是我們(men) 製定戰略的前提。以最常見的冠心病為(wei) 例,它基本上要經過以下四個(ge) 階段: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急性事件;死亡。
危險因素,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原因。靶器官損害,是危險因素已經導致了某一個(ge) ,或幾個(ge) 器官的損傷(shang) 。急性事件是指突發了心梗、腦梗等等急症。這就是整個(ge) 心血管事件鏈的全過程。
其次,製定戰略。我們(men) 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戰略核心,其實就是五個(ge) 字——打斷事件鏈。也就是說,要打斷全程的各個(ge) 關(guan) 鍵節點,而且還要從(cong) 源頭打斷。反過來說,隻要事件鏈沒有斷裂,死亡就是最終結局。
具體(ti) 來看,如果這次一個(ge) 人來住院是因為(wei) 急性事件,那我們(men) 的治療,首先要以打斷急性事件為(wei) 主,否則下一步就是死亡。但同時,也要針對靶器官損害和危險因素進行打擊,否則,在不久的將來,還是會(hui) 發生急性事件。
如果這次入院是因為(wei) 靶器官損害,那我們(men) 就會(hui) 以打擊靶器官損害為(wei) 主,不讓它往後續的事件鏈上發展,但也一定要兼顧危險因素。總之,治療時必須兼顧適應性戰略和全局性戰略。
二、“事件鏈”節點的三大戰術
有了清晰的戰略,我們(men) 才可以解決(jue) 戰術問題。我們(men) 先來看第一個(ge) 階段“危險因素”的戰術方案。這個(ge) 戰術我們(men) 用的是三十六計中的第十八計——擒賊擒王。在這個(ge) 戰術上,危險因素就是“主公”,幹掉它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這半個(ge) 世紀,人類的心血管病治療,都是以確立冠心病的危險因素而努力。我們(men) 花了大量的情報和精力去研究什麽(me) 是危險因素。如果確定某因素是危險因素,那我們(men) 就研發藥物,或者實施手術。但如果判斷錯了,也會(hui) 帶來很多副作用。
到目前為(wei) 止,醫學成功地確立了幾個(ge) 明確的“主公”,包括衰老、吸煙、高血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糖尿病或胰島素抵抗、運動減少、焦慮或抑鬱。
醫院常用的心電監護儀(yi) 器
針對每個(ge) 可控的危險因素,我們(men) 發現一個(ge) ,就控製一個(ge) 。現在,人類還不能根治這些危險因素,但至少可以讓它們(men) 變得可控。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減少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比如,我們(men) 單單通過藥物降低血壓,就可以減少38%的心血管病死亡,以及16%的冠心病發生。說完危險因素,我們(men) 繼續說第二個(ge) 階段,“靶器官損害”。
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麽辦?
靶器官損害,就是心髒已經到了缺血的程度。而缺血,是因為(wei) 給心髒供血的血管過於(yu) 狹窄。這時候,我們(men) 的治療策略就是:讓它通暢。怎樣讓它通暢?顯然,這時的心血管,已經不具備這個(ge) 能力了。
借助外力是醫學的思考,也是三十六計裏的第七計——無中生有。心血管介入手術,就是醫學在這個(ge) 階段最常用的治療手段。毫無疑問,這絕對可以成為(wei) 二十世紀心血管領域最偉(wei) 大的發明之一。
具體(ti) 來看,我們(men) 從(cong) 淺表可以穿刺的動脈入手,將導絲(si) 在X線引導下,放入心髒的供血動脈,也就是冠狀動脈病變的位置,然後順著導絲(si) ,放入需要擴張血管的球囊以及支架,最終達到疏通血管的效果。
支架也好,球囊也好,都是人體(ti) 內(nei) 沒有的東(dong) 西,而通過很小的創傷(shang) 將它們(men) 放入人體(ti) 內(nei) ,可以實現對病變部位的精準打擊。在這裏,我想特別強調一點。
雖然冠脈介入手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也確實阻止了一些危險的狹窄變成堵塞。但是,從(cong) 整個(ge) 事件鏈的層麵來看,這一招並沒有解決(jue) 根本問題,應該屬於(yu) 緩兵之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