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風,你知道怎麽防治中風嗎?
中風這個(ge) 詞對於(yu) 大家來說,可能既熟悉又陌生。
為(wei) 什麽(me) 說熟悉?因為(wei) 中風聽起來並不遙遠,無論是身邊還是電視上或者網絡上,總有許多中風的案例發生。
實際上又有些陌生,因為(wei) 對於(yu) 中風究竟是什麽(me) ,有什麽(me) 危害,該怎麽(me) 防治,許多人的概念可能都十分模糊。
中風的英文“stroke”,也有著突然受到衝(chong) 擊的意思
什麽是中風?
我們(men) 大家所熟知的“中風”是指以突然暈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伴發口角歪斜,口吐白沫,語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為(wei) 主要症狀的一類疾病。
因為(wei) 發病迅速,症狀多種多樣,具有“風”一樣的急驟和善變,所以稱之為(wei) “中風”。
然而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這類疾病是由腦部血管突發的血液循環障礙導致的急性腦血管病,因此這類病又稱為(wei) “腦中風”。
根據發病原因不同,腦中風分為(wei) 兩(liang) 類:缺血性腦中風、出血性腦中風。
兩(liang) 種類型的腦中風示意圖
缺血性腦中風:是由腦血栓和腦栓塞導致的血管堵塞。
出血性腦中風:一般為(wei) 腦出血和原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引發的血管破裂。
一般來說,缺血性腦中風發病較緩,以肢體(ti) 癱瘓為(wei) 主;而出血性中風則發病較急,以顱內(nei) 高壓為(wei) 主,表現為(wei) 頭痛、嘔吐、抽搐。
中風的前兆有哪些?
臨(lin) 床實踐證明,搶救腦中風的最佳時間是3小時之內(nei) 。
中風在發病前往往會(hui) 出現以下症狀作為(wei) 預兆:舌頭發硬,說話含糊不清;口水不經意地由嘴角流出;臉部一側(ce) 麻木,表情僵硬;經常頭暈,多忘事;端不住碗,拿不住筷子;大手指大腳趾突然麻木;半邊身子麻木無力,腳下發虛,像踩棉花;脖子發硬發挺,伴隨頭痛。
中風會(hui) 導致患者鼻歪眼斜
中風的危害
1.發病率高:全世界每年腦中風患者新增2000萬(wan) ,在中國,每12秒就有一個(ge) 人患腦中風。
2.死亡率高:腦中風是人類健康的第2大殺手,全球每年5500萬(wan) 死亡患者中,腦中風死亡者占550萬(wan) 。
腦中風的後果十分嚴(yan) 重
3.致殘率高:患腦中風經搶救存活者中,50%-80%留下不同程度的致殘性後遺症,如半身不遂、講話不清、智力衰退、關(guan) 節僵硬等,甚至出現癡呆。
存在後遺症的患者中約有3/4喪(sang) 失勞動能力,1/6長期臥床或住院。
4.複發率高:據統計,5年內(nei) 腦中風複發率高達41%,1年內(nei) 複發率更高。腦中風一旦複發,病情會(hui) 更為(wei) 凶險,常因反複發作而死亡。
腦中風的高複發率導致病人不得不常住醫院
什麽樣的人患中風的風險更大呢?
1.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會(hui) 使血管張力增高,也就是將血管“鬆繃”。時間長了,血管壁的彈力纖維就會(hui) 斷裂,引起血管壁的損害,降低腦動脈彈性,造成動脈硬化。
在腦動脈硬化病變的基礎上,當病人的血壓突然升高,就很容易引起中風。
2.糖尿病患者:據資料統計,約有20%的腦血管病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而且糖尿病患者動脈硬化的發生率比正常人高5倍。
因為(wei) 糖尿病患者糖代謝紊亂(luan) ,膽固醇增加後易導致高血脂,增加血液的黏度,加快動脈硬化,故糖尿病常常伴隨著微血管病變和大動脈硬化。而且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中風,其恢複程度和預後相比非糖尿病患者明顯差很多。
腦血管疾病時刻威脅著我們(men) 的生命
3.肥胖人群:臨(lin) 床觀察發現,肥胖者與(yu) 常人相比,患中風的概率要高40%。為(wei) 什麽(me) 肥胖容易引發中風呢?
因為(wei) 肥胖者的內(nei) 分泌和代謝功能紊亂(luan) ,還伴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這些都是中風的誘發原因。
4.普通人群:除了上麵三種中風的主要發病人群外,吸煙也是中風的病因之一。煙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會(hui) 導致人的體(ti) 重下降,食欲降低,血糖和血壓升高,從(cong) 而引發中風。
此外,寒冷的天氣,年齡的增長,不良的生活方式,口服避孕藥,家族病史等也會(hui) 導致中風的發生。
吸煙增加了中風的可能性
隨著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我們(men) 應該養(yang) 成健康的生活習(xi) 慣,如戒煙戒酒、規律作息,每天保持適量運動和膳食平衡等都可以有效減少中風發生的風險。
此外,及時治療可能引起中風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預防腦中風的發生,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關(guan) 愛生命,遠離中風,尤其是中青年人,對自己多一份關(guan) 愛,就會(hui) 減少疾病的的發生率和致殘率。保證健康的身體(ti) ,才有美好的明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