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隻靠補鈣來防治骨質疏鬆
眾(zhong) 所周知,骨質疏鬆需要補鈣,但是飲食補鈣往往存在很多誤區。作為(wei) 中老年人群的高發病,骨質疏鬆不僅(jin) 會(hui) 引起骨痛,還容易引發骨折。現代研究發現,有骨質疏鬆的骨骼,鈣的含量都比較低。
骨是人體(ti) 最大的鈣庫,其中 90% 以上的鈣儲(chu) 存在骨骼中。因此補鈣也是防治骨質疏鬆的主要方法之一,那麽(me) 除了吃鈣片之外,飲食究竟應該如何補鈣呢?
補鈣不能隻看含鈣量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骨質疏鬆需要補鈣,各種含鈣豐(feng) 富的食物廣受大眾(zhong) 歡迎。甚至還有人按照食物中的含鈣量高低進行了排名,推舉(ju) 出了冠、亞(ya) 軍(jun) 食物,諸如此類。
比如蝦皮,就被譽為(wei) 鈣含量冠軍(jun) ,其次還有芝麻醬、牛奶等。但是,蝦皮難於(yu) 消化,其所含鈣質吸收率並不高。而芝麻醬由於(yu) 脂肪含量高,鈣的吸收率也並不是很高。
骨質疏鬆患者選擇用蝦皮來補鈣
反倒是牛奶,容易消化,其中的鈣質更易被人體(ti) 所吸收,因此奶製品被認為(wei) 是補鈣最佳食物來源。
再比如,受”吃啥補啥”觀念的影響,骨頭湯被認為(wei) 是補鈣佳品。事實上,骨頭中雖然含有豐(feng) 富的鈣質,但極難溶於(yu) 湯中,骨頭湯的鈣含量極低,但脂肪含量很高,根本起不到補鈣的作用,多喝骨頭湯會(hui) 使人變胖。
因此,飲食補鈣不能隻看食物的鈣含量,還要考慮到鈣的吸收、利用率。最適合補鈣的食物有:牛奶、酸奶、奶酪、豆製品、芝麻醬等。
除了鈣還有很多”搭檔“
骨質疏鬆是以骨密度和骨強度的降低為(wei) 特征的代謝性骨病變,補鈣和防止鈣流失是防治骨質疏鬆的關(guan) 鍵,但是鈣的吸收利用還會(hui) 受到其他多種因素的影響。
飲食不能僅(jin) 考慮補鈣,因為(wei) 食物進入體(ti) 內(nei) 後會(hui) 經曆複雜的消化、吸收、代謝過程。隨著健康知識的普及,現在很多人都知道,補鈣同時補充維生素D 有助於(yu) 鈣的吸收。
飲食方麵,可以多選用富含維生素D的沙丁魚、鮭魚、青魚、牛奶、雞蛋等食物。多曬太陽也有助於(yu) 補充維生素D通過陽光和皮膚接觸,人體(ti) 內(nei) 會(hui) 自己產(chan) 生維生素D;另外,適量運動也有利廳於(yu) 骨質疏鬆的防治。
補鈣不應該隻靠鈣片
除了維生素D之外,微量元素鋅、銅等也是鈣的"好搭檔”,還應適量補充富含鋅的紅肉類食物、海產(chan) 品以及蛋類、大豆、堅果等;富含銅的蝦、蟹、貝類、蘑菇等食物。
鈣吸收進入血液循環之後,如果不能沉積到骨骼中,仍然達不到防治骨質疏鬆的目的。在補鈣的同時,補充足夠的維生素K,不僅(jin) 可以提高骨密度,也可以增加骨強度;維生素 A 參與(yu) 骨有機質膠原和黏多糖的合成,對骨骼鈣化有利。
而雞蛋、深綠色和黃紅色蔬果等富含的胡蘿卜素可以在體(ti) 內(nei) 轉化為(wei) 維生素A 。另外,還要注意戒煙、少酒、少咖啡。
從(cong) 上述列出的食物品種不難看出,種類多樣化更有利於(yu) 營養(yang) 物質的吸收、利用,有助於(yu) 提高骨密度,增加骨強度。所以防治骨質疏鬆不僅(jin) 僅(jin) 是補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