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蛋白 Total Protein - 肝功能檢查指標
日常生活中,肉、魚、雞蛋、牛奶等食品中都富含蛋白質,飲食中攝入的蛋白質一般是通過消化係統進行分解,分解成氨基酸後再運輸至肝髒,而血液中的蛋白質和它也有一定的關(guan) 係。
什麽是總蛋白?
我們(men) 常說的血清蛋白其實有100多個(ge) 種類,其中大部分都屬於(yu) 白蛋白或球蛋白的種類了,而總蛋白便是它們(men) 的總稱。
總蛋白( Total Protein )全稱:血清總蛋白,英文簡稱 TP ,分白蛋白和球蛋白兩(liang) 種,這兩(liang) 種蛋白均由肝髒產(chan) 生。血清總蛋白具有維持血液正常滲透壓和 pH 、運輸多種代謝物、調節被運輸物質的生理作用和解除毒性、免疫作用等多種功能。
血清總蛋白分為(wei) 白蛋白和球蛋白兩(liang) 種
如果腎髒和肝髒的功能出現了異常,那麽(me) 血清中蛋白質的代謝就會(hui) 發生紊亂(luan) ,因此隻要檢查總蛋白這項指標便能大概了解肝髒和腎髒的健康情況。
總蛋白指標的正常範圍:
總蛋白正常指標範圍是:6.5~7.9 g / dL 。
在出生後的1-3個(ge) 月內(nei) 總蛋白指標偏低,通常在5.1~6.8 g / dL 內(nei) ,之後逐漸增長,在20歲左右的達到較高值,妊娠期內(nei) 總蛋白指標較低。
但是如果出生1年以後小孩的總蛋白指標仍明顯低於(yu) 6 g / dL ,需要考慮是否患有低蛋白血症。
總蛋白指標異常意味著什麽?
① 總蛋白指標出現高值
血清總蛋白指標高於(yu) 8.5 g /dL 時稱為(wei) 高蛋白血症。嘔吐、腹瀉、發燒等情況下會(hui) 導致身體(ti) 脫水,使血液濃縮,血液中的蛋白質含量便會(hui) 上升。
同時,自身患有免疫性肝炎、營養(yang) 過剩造成的脂肪肝或多發性骨髓瘤、紅斑狼瘡等免疫球蛋白病都會(hui) 引起總蛋白的含量升高。
在進行劇烈運動或高強度的體(ti) 力勞動後,體(ti) 力透支,因此總蛋白指標也會(hui) 升高。
② 總蛋白指標出現低值
血清總蛋白指標低於(yu) 6.0 g / dL 時稱為(wei) 低蛋白血症。當肝髒發生肝硬化、肝癌等疾病時,蛋白質合成功能受損,血清總蛋白的量便會(hui) 減少。
另外腎髒類疾病或者大麵積燒傷(shang) 時,蛋白質隨尿液長期丟(diu) 失,使體(ti) 內(nei) 的總蛋白指標下降。當人體(ti) 長期處於(yu) 營養(yang) 不良的狀態,體(ti) 內(nei) 蛋白質含量不足時,指標也會(hui) 有所降低。
總蛋白指標偏低時應注意多食用牛奶、豆製品等蛋白質含量豐(feng) 富的食物
當患有甲亢時,蛋白質分解功能過於(yu) 旺盛,體(ti) 內(nei) 的蛋白質含量便也會(hui) 減少。
引起總蛋白指標出現異常的原因有很多,通常通過這項指標隻能查看是否患病,但單純檢查這一項目是無法診斷病情的,還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總蛋白指標異常怎麽辦?
當總蛋白指標異常時,如果是病理性原因,必須及時去醫院進行肝髒類的檢查,若發現是乙肝引起的,更應該及時進行抗病毒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如果不是病理性的原因,那麽(me) 隻要平時注意飲食清淡、加強鍛煉、注意適度休息即可。若是飲食中長期缺少蛋白質含量引起了指標偏低,那麽(me) 患者應多食雞蛋、脫脂奶粉、魚蝦、豆製品等食物以補充體(ti) 內(nei) 的蛋白質,注意不要總是挑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