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體檢資訊欄目

凶手孫文斌被判死刑!但背後更大的醫患矛盾要如何解決?

raybet雷竞技公司 XIN HEALTH 編輯團隊 2020-01-17 10:44:12 發布

​2020年1月16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孫文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殺人凶手孫文斌被判處死刑殺人凶手孫文斌被判處死刑

判決(jue) 詳情

法院審理查明,2019年12月4日,被告人孫文斌及親(qin) 屬將其母孫魏氏送至民航總醫院治療。因孫文斌不滿醫生楊文對其母的治療,懷恨在心、意圖報複。

12月24日6時許,孫文斌在急診搶救室內(nei) ,持事先準備的尖刀反複切割、紮刺值班醫生楊文頸部,致楊文死亡。孫文斌作案後報警投案,被公安機關(guan) 抓獲。

法院認為(wei) ,被告人孫文斌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其行為(wei) 已構成故意殺人罪,罪行極其嚴(yan) 重,依法應予處罰。

孫文斌作案後報警,到案後能夠如實供述其所犯罪行,應依法認定為(wei) 自首。鑒於(yu) 孫文斌犯罪性質極其惡劣,殺人手段特別殘忍,情節、後果特別嚴(yan) 重,社會(hui) 危害性極大,雖有自首情節,但不足以從(cong) 輕處罰。

法院依法當庭作出上述一審判決(jue) 。被告人孫文斌當庭表示認罪。

判處終於(yu) 有了結果,但是這次傷(shang) 醫事件背後根本問題還遠沒有解決(jue) 。孫文斌舉(ju) 起手中利刃,割開了急診科副主任楊文醫生的頸部,也在病人與(yu) 醫生之間割出了一條鴻溝。

醫患關(guan) 係並不是現在才緊張,這一根弦早就開始慢慢繃緊。為(wei) 什麽(me) 醫患之間會(hui) 走到這一步?我們(men) 又要如何從(cong) 這件事舉(ju) 一反三?

醫生的困境:自己會不會先倒下

如果給2019年的醫療行業(ye) 做一個(ge) 總結,那麽(me) “暴力傷(shang) 醫”一定也是其中一個(ge) 標簽。

01:接診量大,醫生超負荷工作

先來看個(ge) 對比。北京協和醫院員工4000人,年接診量226萬(wan) 人次。

美國排名第一的梅奧醫學中心年接診量116萬(wan) 人次,為(wei) 協和的一半,但員工有61100人,為(wei) 協和15倍。協和一年用4000人完成了美國6萬(wan) 醫療人員接近兩(liang) 年的接診量。

這些超負荷的工作量,並不是靠增加醫護人員來完成的,而是通過現有的醫護人員犧牲個(ge) 人的時間來完成的。

上海條件最好的三甲醫院的急診科擺滿了病床上海條件最好的三甲醫院的急診科擺滿了病床

再舉(ju) 個(ge) 例子,在所有的門診裏,兒(er) 科是負荷量最大的一個(ge) 科室。

北京兒(er) 童醫院冬季高峰日均接診量1.2萬(wan) ,峰值1.5萬(wan) ,冬天一個(ge) 月接診量約36萬(wan) 人,三個(ge) 月基本等於(yu) 協和一整年接診量。

目前我國兒(er) 科醫生總數僅(jin) 有10萬(wan) 人,但我國0-14歲的兒(er) 童約有2.6億(yi) ,這也就意味著1位兒(er) 科醫生要服務2600名兒(er) 童。

巨大接診量讓大部分的兒(er) 科醫生,每天都要工作16個(ge) 小時。

上海三甲醫院的掛號處一年四季都排著長隊上海三甲醫院的掛號處一年四季都排著長隊

也許在醫藥研發以及尖端技術方麵,我們(men) 也許和歐美、日本等國家仍有差距。

但是在常見疾病的臨(lin) 床治療,以及各種儀(yi) 器設備方麵,國內(nei) 其實並不輸發達國家。

這些優(you) 秀的臨(lin) 床治療經驗,其實就是來自於(yu) 醫生大量的治療案例。

02:薪酬與前期付出不成正比

接診量大已經是常態,與(yu) 付出不對稱的是薪酬。據調查,有76%的兒(er) 科醫生,工資在5000元以下,其中有一半人,工資不足3000元。

低薪酬背後是沉重的職稱製度。想要在醫院獲得高薪水,除了高明的醫術,還要能“熬”過評職稱。想要在國內(nei) 當上主任醫生,首先要高分考入大學,讀5年本科,大部分醫學生還要讀3年碩士。

有些職位隻錄用博士,所以想要在一個(ge) 科室做出成績,就要不斷讀書(shu) 。新上任的醫生,要經過低薪、艱苦的見習(xi) 期和輪轉期,期間還要經曆3年的規範培訓期。

這些都完成之後,才能正式上崗。然而這不是終點,在工作的過程中,還要不斷進修,發表論文,才能評取更高的職稱,獲得更好的待遇。

想要提高工資,就要評職稱。評職稱就要做研究寫(xie) 論文,寫(xie) 論文需要充足的時間,然而看病接診就已經占用大半的時間。

很多工作能力強醫生,因為(wei) 沒時間發表論文,一直評不上職稱,工資不足以支撐生活,前途沒有盼頭,隻能無奈放棄從(cong) 醫。

還有很多付出十幾年時間學習(xi) 的醫學生,畢業(ye) 後不再選擇和醫生有關(guan) 的工作,轉頭去做醫藥代表。

03:醫患關係緊張,醫生成為高危職業

接診量大、薪酬低的心酸之後,是未停歇的傷(shang) 害,這些傷(shang) 害猶如一根根稻草,不斷壓垮著這些醫生。

2019年12月24日,一次正常的診療,卻讓北京民航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楊文慘遭殺害。

即使在深夜,急診科依舊燈火通明即使在深夜,急診科依舊燈火通明

就在楊文醫生剛遇害過後的一個(ge) 星期,2020年1月1日,山西太原一急救車出診時,醫護人員遭患者同行人捅傷(shang) 。所幸救治及時,傷(shang) 者已脫離危險。

除了這些殺醫事件,還有醫生猝死的事件。僅(jin) 2019年,上海就有三位中青年醫生猝死。

  • 2019年11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麻醉科醫師江金健被發現心髒驟停,搶救無效,不幸離世,終年30歲。

  • 2019年12月12日,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肛外科主任醫師陳培因“爆發性心肌炎”醫治無效去世,終年49歲。

  • 2019年12月16日,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療科楊立峰醫生,突發疾病猝死,年僅(jin) 39歲……

這些年輕生命的消逝,都讓很多正在從(cong) 醫、打算從(cong) 醫的人產(chan) 生了退卻的想法。

當醫生成為(wei) 高危職業(ye) ,自保還是救人?當醫生成為(wei) 高危職業(ye) ,自保還是救人?

曾有人說過:傷(shang) 害了一個(ge) 醫生,就會(hui) 有一百個(ge) 醫生轉行,一千個(ge) 醫學生選擇非對口專(zhuan) 業(ye) ,一萬(wan) 個(ge) 想學醫的高考生被父母親(qin) 人勸阻。

04:醫保改革帶來的“陣痛”

中國醫療因為(wei) 醫療服務價(jia) 格改革滯後,導致的“過度醫療”、“以藥養(yang) 醫”是醫療行業(ye) 問題的根源。其中,很難解決(jue) 的一個(ge) 問題就是醫保。每個(ge) 省的醫保報銷製度不一樣,每個(ge) 醫院,甚至每個(ge) 科室的醫保額度都是不一樣的,還隨時變化。

醫保額度和看病需求之間的矛盾如何化解?醫保額度和看病需求之間的矛盾如何化解?

國內(nei) 醫保是年初給醫院一個(ge) 額度,比如一千萬(wan) ,要是上半年醫院走醫保額度已經使用了九百萬(wan) ,那麽(me) 下半年就隻剩下了一百萬(wan) 的報銷額度。

超出了報銷額度,就要醫院自己來填補,最後承擔結果的就是一線醫生和護士。對於(yu) 他們(men) 來說,有可能接診一次,不僅(jin) 賺不到工資,還要自己補貼超額的醫保。患者不滿、醫生無奈,誤會(hui) 由此產(chan) 生。

患者的困境:什麽都不明白,該怎麽辦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時候並不是病人不體(ti) 諒醫生,而是因為(wei) 已經受夠了糟糕的醫療環境。

01:看病難,醫患溝通時間短

“排隊兩(liang) 小時,看病五分鍾”。越是在大城市的三甲醫院看病,這樣的感受就越深刻。

比如在上海的三甲醫院看病,你可能要經曆這些。提前三天預約了特需門診,看病當天早晨七點就趕到醫院,沒想到掛號的收費窗口早已經排起了長隊。

早晨八點,三甲醫院掛號處已排起了長隊早晨八點,三甲醫院掛號處已排起了長隊

掛號完已經八點半了,又要排隊等問診。等待醫生叫號時又不能隨便離開,在醫院等待的過程並不算得上好受。好不容易輪到自己,醫生看了不到五分鍾,遞給患者一張看不懂的檢查單,就開始叫下一位病人。

但凡這個(ge) 時候有點問題,都有可能會(hui) 被醫生不耐煩地打斷:“說了你也不懂,照著開藥就行。”一次疾病的診療,就在這短短五分鍾內(nei) 結束了。

普通門診看病就已經很難了,想要住院看病則是難上加難。由於(yu) 病人太多,病床難求,很多病人隻能躺在醫院病房外的走廊,陪同的家屬搬著一張折疊椅蜷縮在一旁。

住在急診間走廊16個(ge) 月,病床周圍堆滿了生活用品住在急診間走廊16個(ge) 月,病床周圍堆滿了生活用品

如果需要長期住院治療,一張折疊椅,一張病床,這就是一個(ge) 家庭全部的生活,吃喝拉撒都在這裏,不能離開,也無法改變。

02:信息不對等帶來的低信任感

其次,缺乏充分溝通的情況下,患者和醫生之間的信任感缺失也成為(wei) 了必然結果。

患者得病以後,病痛本身以及病痛所帶來的心理的壓力是雙重的打擊。解決(jue) 身體(ti) 的病痛隻是治療的一個(ge) 方麵,心理上的治療也是同樣重要的。

尤其是在預後較差疾病的患者以及終末期疾病的臨(lin) 終關(guan) 懷上。在國內(nei) 看病,患者很難獲得來自醫生除了治療建議以外的寬慰。可是治病從(cong) 來都不是一個(ge) 人的事情,而是醫生和患者兩(liang) 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超負荷的就診量,讓醫生和患者無法充分溝通超負荷的就診量,讓醫生和患者無法充分溝通

作為(wei) 患者來說,想要了解自身的病情和詳細的治療方案是很正常的事情,問題自然而然也會(hui) 很多。更何況在矛盾滋生的過程中,還有很多“醫療醜(chou) 聞”推波助瀾。

  • 2018年7月,長春掀起狂犬病疫苗記錄造假風波,16個(ge) 月後,此案終於(yu) 塵埃落定,長春長生公司破產(chan) 。

  • 2019年的6月,上海市多家醫院多名麻醉醫生,因涉嫌私自倒賣違禁藥品已被警方帶走調查。

這樣層出不窮的新聞,都在挑戰大眾(zhong) 對於(yu) 醫生、醫院甚至整個(ge) 醫療行業(ye) 的信任。本該是共同合作戰勝病痛的患者和醫生,卻漸行漸遠。對於(yu) 醫生來說,每一個(ge) 治療方案都是明確清晰的。

然而對於(yu) 患者來說,短短幾分鍾的溝通完全不足以了解自己的病情。缺乏溝通就會(hui) 造成雙方信息交流不對等,而信息不對等帶來的就是患者對醫生的不信任。在這樣的低信任環境下,醫患矛盾更容易被激發。

普通患者能做點什麽:從自身出發,改變現狀

製度完善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就能完成的,除了等待,其實我們(men) 也能為(wei) 改善醫療環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能和醫生在同一頻道對話很重要

作為(wei) 普通的患者來說,目前無法改變製度或者改變現狀,但是可以從(cong) 自身改變,去努力爭(zheng) 取一個(ge) 更好的醫療環境。

首先,可以去學習(xi) 一些基礎醫學知識,這樣有助於(yu) 和醫生一起判斷自身的健康狀況。醫生跟病人談話的主要目的是輸出信息,比如交代病情、告知風險、介紹治療方案等等,而不是討論醫理。

如果我們(men) 有一定的醫學知識基礎,那麽(me) 在和醫生溝通時就可以準確描述症狀和病史。

學習(xi) 簡單的醫學常識 讓醫患溝通變得更加有效學習(xi) 簡單的醫學常識 讓醫患溝通變得更加有效

換句話說,同樣和醫生麵對麵的5分鍾裏,如果我們(men) 可以和醫生多溝通5個(ge) 方麵的關(guan) 鍵問題,那麽(me) 我們(men) 利用醫療資源的效率就會(hui) 變成別人的20倍。

再比如,探討病情。如果病人已經明白了這個(ge) 疾病的發病原理和基礎的治療隻是,那麽(me) 在麵對醫生給出的治療方案時,就不會(hui) 再心存疑惑。這樣,既省去了醫生的麻煩,也提高了溝通效率,醫生省心,患者放心。

其次,合理利用醫療資源。不要大病小病都往三甲醫院跑。三甲醫院確實代表了國內(nei) 醫療的先進水平,但這也不意味著什麽(me) 病都需要去三甲醫院才能看。

像普通的感冒頭痛,真的沒有必要去三甲醫院排隊,我們(men) 可以把醫療資源讓給真正有需要的人。

另外,國內(nei) 的一些專(zhuan) 科醫院同樣具有先進的治療手段,甚至不輸三甲醫院。在合理分配醫療資源這一點上,醫療水平位居前列的日本就做得很好。

看看鄰國日本現狀:醫療服務好 製度有保障

權威醫學雜誌《 柳葉刀 》2019年全球醫療質量排行榜種,日本是亞(ya) 洲國家中排名最高的國家。那麽(me) 在日本看病是種什麽(me) 感受?

01:住院不請護工,家屬不用陪夜

這在國內(nei) 是無法想象的!2017年10月的一次經曆,讓小編感受到了日本急救的高效性。當時小編和同事一起去日本東(dong) 京出差,淩晨四點半左右同事突然羊水破裂,有出血的跡象。我們(men) 立馬撥打了急救電話,確認地址之後,前後大概五分鍾,救護車就趕來了。

在急救送診的過程中,救護車立馬聯係了附近的醫院,趕過去的路上還將同事患者的病史、過敏史、血壓等等情況做了詳細了解,等到達醫院之後直接送進了急診室。

同事就診的醫院的病房,安靜而空曠同事就診的醫院的病房,安靜而空曠

所幸有驚無險,安頓好同事之後小編看到病房裏擺著沙發,本想著休息一下好照顧同事,沒想到護士進來把我“趕”回去了。

並且告知我,家屬隻能在指定的時間來探望,病人的一日三餐、吃喝拉撒等生活起居都由護士來照顧。

在日本病人的起居生活都由護士來照料,不用家屬陪床,這種事情在國內(nei) 是完全無法想象的!日本沒有“護工”這個(ge) 概念,病人住院的生活起居則全部交給護士照顧住院的起居全權交給護士照顧。

這是因為(wei) 日本醫院認為(wei) 家屬並不具備專(zhuan) 業(ye) 護理知識,專(zhuan) 業(ye) 的事就要交給專(zhuan) 業(ye) 人來做。

02:醫患溝通更加充分

日本醫生對於(yu) 病人的態度是比較友善的,在診治過程中,醫生會(hui) 非常注意自己講話的方式和語氣。

溝通的內(nei) 容也會(hui) 包括病理特征、需要手術治療的原因、預期達到的治療效果、治療過程中可能會(hui) 出現的問題,甚至手術後可能存在的並發症等等。

胃鏡檢查,醫生會(hui) 向患者講解檢查過程胃鏡檢查,醫生會(hui) 向患者講解檢查過程

尤其是對於(yu) 一些重症病人來說,日本醫生會(hui) 對病人的狀況做充分了解,並且在製定手術方案時讓病人一同參加。

為(wei) 了方便病人理解,還會(hui) 手繪一些器官或者手術過程,讓患者及其家屬有充分了解。

溝通過程中,患者有疑問可以隨時提問,醫生也會(hui) 盡力去解答。

這種完全公開的醫患溝通,會(hui) 大幅度減輕患者的不信任感,對患者本身和家屬也能起到一種安慰作用——也許病情已經難以控製了,但是院方還在努力為(wei) 病人爭(zheng) 取生機。

對於(yu) 一些病人來說,這些充分的溝通比治療方案更讓人安心。

03:在日本體檢是種什麽感受?

這種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不局限於(yu) 看病,就連體(ti) 檢也是同樣。在日本做 B 超檢查,醫生會(hui) 用毛巾將褲子衣服上下都墊好,防止超聲波啫喱擦到衣服上,然後在腹部抹上啫喱。啫喱都是經過加熱的,檢查結束後,醫生再用熱毛巾幫忙擦拭幹淨。

B 超檢查使用的啫喱都是溫熱的B 超檢查使用的啫喱都是溫熱的

眼科檢查,因為(wei) 檢查的儀(yi) 器會(hui) 接觸皮膚,在上一位用戶檢查完畢後,護士會(hui) 用酒精消毒,再讓下一位用戶使用。

婦科檢查,有時候會(hui) 是男醫生做檢查。為(wei) 了避免用戶和醫生覺得尷尬,檢查時會(hui) 有簾子將醫生和用戶隔開。

婦科檢查,用戶和醫生之間有簾子遮擋婦科檢查,用戶和醫生之間有簾子遮擋

核磁共振檢查,檢查前會(hui) 再次說明注意事項,給用戶蓋好毯子固定好檢查部位,塞給用戶一個(ge) 橡膠球,告訴用戶如果檢查過程中有不適,可以捏小球示意,停止檢查。

做腸鏡、胃鏡,檢查前醫生會(hui) 一一說明檢查注意事項。腸鏡檢查前,還有專(zhuan) 門的護士來幫用戶觀察清腸的效果。

腸鏡檢查結束後,檢查的醫生會(hui) 一邊畫腸道結構,一邊為(wei) 用戶講解檢查過程。

腸鏡檢查結束後 醫生畫圖說明結果腸鏡檢查結束後 醫生畫圖說明結果

講解過程中還會(hui) 配合檢查時拍攝的醫學影像資料,讓用戶更清晰地知道腸鏡檢查是怎麽(me) 一回事,查了哪裏,查出來什麽(me) 問題,後續的處理。

相信這樣的一次講解,就會(hui) 讓很多人了解自己的腸道健康狀況,了解腸鏡的檢查過程。這樣的服務放在國內(nei) 是完全無法想象的。醫生護士僅(jin) 僅(jin) 是看病就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也沒有多餘(yu) 的時間來為(wei) 用戶提供額外服務了。

日本能在看病、體(ti) 檢方麵做到極致的服務,服務精神和服務態度當然不可或缺,但高質量服務的背後,也少不了完善的醫療製度的支撐。

04:看病更加有序

日本自從(cong) 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就開始完善醫療製度,到如今,已經形成了非常成熟的“分級診療製度”。

所謂分級診療,就是小病小看,大病大看。日本的醫院設置一共分為(wei) 三級,分別是國立醫療研究機構、公立醫院以及私人醫院和診所。

日本的診所設置非常多,雖說是診所,但是接診的醫生質量和水平同樣有保障,很多診所都是世代學醫的家族經營的。

西山消化器內(nei) 科就是專(zhuan) 門檢查消化係統的診所西山消化器內(nei) 科就是專(zhuan) 門檢查消化係統的診所

所以日本民眾(zhong) 也是很信任診所的,平時的小毛病就在診所看,如果病情比較嚴(yan) 重,醫師就會(hui) 開具介紹信,將患者送到大醫院進行治療。

如果想去日本的大醫院看病做檢查,也是需要提前預約的,部分醫院甚至不接收沒有介紹信的病人。

這樣的做法就讓醫療資源得到了合理有效的分配。日本的特定功能醫院(相當於(yu) 國內(nei) 三甲醫院)很少能見到人滿為(wei) 患的場景。

知識科普:日本醫療體(ti) 係和醫院究竟是什麽(me) 樣的?

日本醫院很少見到人滿為(wei) 患的場景日本醫院很少見到人滿為(wei) 患的場景

05:日本的醫保製度更加人性化

由於(yu) 同事沒有購買(mai) 日本的醫療保險,所以當時也是花了一筆不小的費用。但如果是購買(mai) 了日本醫療保險的人則不用擔心這些。

1958年日本頒布實施了新的國民健康法,強製要求所有國民必須加入國民保險。購買(mai) 了國民保險,那麽(me) 一般看病隻用支付兩(liang) 、三成左右的費用。

日本還設立有高額醫療費製度,當病人每月的治療費超過了他的收入能夠承受的比例,那麽(me) ,超過的部分可以予以減免,這就是“高額療養(yang) 費製度”。

日本的高額醫療費製度日本的高額醫療費製度

減免的金額,也就是病人個(ge) 人需要承擔的金額,是根據年收入和年齡來進行計算的。收入越低,需要承擔的醫療費用也越低。

舉(ju) 個(ge) 例子,假如有一個(ge) 年收入370萬(wan) 日元以下的50歲中年人看病。一次急診手術需要支付100萬(wan) 日元,因為(wei) 他購買(mai) 了日本的醫療保險,所以自己隻要支付30%的費用,也就是30萬(wan) 日元。

這個(ge) 時候還有高額醫療費製度,那麽(me) 最後他其實隻需要承擔5萬(wan) 7600日元的急診手術費用。

06:醫藥分離製度

日本開藥遵守的是“醫藥分離製度”。一般分為(wei) “院內(nei) 處方”和“院外處方”。“院外處方”也就是去院外的藥房拿藥,醫院更喜歡這種開藥方式。

因為(wei) 開“院外處方”,醫院可以從(cong) 政府獲得更多積點,也就是獲取更多利潤。如果自己開設藥房賣藥,不僅(jin) 沒錢賺,還要雇傭(yong) 專(zhuan) 業(ye) 的藥劑師,開藥成本就會(hui) 上升。

所以在日本看病,一般都是醫院診斷,藥房拿藥。另外醫生開藥並不是一次性開很多,而是一粒一粒計算開藥數量。

日本的藥房日本的藥房

開好的藥被裝在袋子裏,上麵寫(xie) 著服用方法。這樣的開藥方法和國內(nei) 二三十年前一模一樣。隻不過日本現在還沿襲這樣的方式。

藥被剪成一顆一顆,服用方法就寫(xie) 在袋子上藥被剪成一顆一顆,服用方法就寫(xie) 在袋子上

而國內(nei) 開藥,則變成了一開藥就一大堆。甚至有時候檢查結果還沒出來,醫生就已經開好了藥單。檢查報告出來之後,一看上麵寫(xie) 著檢查結果無異常,那麽(me) 請問這個(ge) 藥病人該不該吃?

所以日本的醫藥分離,就從(cong)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醫生為(wei) 了賺錢亂(luan) 開藥的現象,也同樣減少了醫患矛盾的爆發點。

醫學的進步,不僅(jin) 僅(jin) 是醫生研究的成果,也是無數患者用生命和信任換取的。

也許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們(men) 都還會(hui) 被目前國內(nei) 醫療現狀困擾,但小編相信終有一天,我們(men) 也能享受到和日本同等優(you) 質的醫療資源及環境。

上一篇

趙忠祥患癌去世,我們又要如何科學體檢?

1月16日,趙忠祥的兒子趙方發文證實,趙忠祥於2020年1月16日因癌症在京去世,享年78歲,今天也是他的生日。文中稱“父親於2019年...
下一篇

去日本看病前,普通人會有哪些擔憂呢?

隨著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我國與世界各國也有了越來越多的交往,其中就有為中東地區的國家建設鐵路交通,和世界大國保持良好的外...
播放 播放
raybet雷竞技公司 XIN HEALTH
日本高級體檢 品牌專訪
日本體檢到底好在哪裏? 要當心哪些不靠譜的機構和做法?
PET-CT 對體檢真的有幫助嗎? 日本體檢如何預約? 套餐應該怎麽選?
視頻源: | |
raybet雷竞技公司 raybet雷竞技公司
電話預約 400-808-9911
郵件預約 info@fjmryj.com
聯係客服 服務團隊會盡快與您聯係
raybet雷竞技公司微信服務號
微信服務號
雷竞技rebat入口
raybet雷竞技公司微信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 或 搜索 raybet雷竞技公司 關注